春來秋往,眨眼之間就是七年。
對于天下争龍而言,每一年都是巨大的變革,劉邦短短數年就取得了天下。
七年過去,天下間的局勢自然是出現巨大的變化。
開泰元年,同年,随着王猛的稱王,正式拉開紅巾軍反擊的局面。
北方的紅巾軍劉福通等人自砀山夾河迎接了韓林兒,将他立為皇帝,号稱小明王,建都亳州,國号宋,改元“龍鳳”,紅巾軍起義再次進入高潮,汴梁以南的鄧、許、嵩、洛諸府州皆為紅巾軍所占有。
開泰第二年,劉福通正式開始三路北伐的戰争,
劉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為西路軍,攻破了潼關,進而攻克陝州,扼制崤、函。
山東的紅巾軍首領毛貴開始揮師北伐,進逼京師,元廷惶恐不安,急征四方兵入衛。
而關先生、破頭潘等所率中路紅巾軍越過太行山,破上黨,攻掠晉甯。
剛開始,三路大軍開始皆是取得的不錯的進展。
但是王朝将要傾倒,必有英雄,這一次則是蒙古人的英雄——察罕帖木兒!
開泰三年,為遏制紅巾軍之攻勢,察罕帖木兒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關隘,而親自率領重兵屯駐在聞喜、绛陽,大破紅巾!
之後察罕帖木兒分兵屯澤州、塞硫子城、屯駐在上黨、屯冀甯、塞井陉口等地,以杜塞太行山通道,緻使中路紅巾軍在山西無法活動,離開山西北上,轉攻河北,進軍上都。
這一路正好就是關先生的那一路。
說實在的,王猛知道關先生在曆史上有攻克元朝上都,攻占高麗王京的成就,但是他實在是不知道這一路關先生完全是被追着、攆着。
當時關先生等中路軍攻破了上都,轉攻遼陽,後來被攆着,直接跑偏了,錯誤的打到了高麗。
然後完成了破高麗王京,焚燒其宮阙的成就!
不過想來,也算是因禍得福,畢竟高麗可算是一個好地方,自古少不了美人。
以紅巾軍的軍紀,王猛知道這一次一定會為高麗帶去了最優秀的種子,高麗皿脈之後絕對少不了漢人的偉大。
這可是日本人夢寐以求的夢想,無論古今,找漢人去配種都是日本的習俗。
什麼高麗的孔子,高麗的端午節……後世的争議沒有必要。
畢竟連高麗都是中國的,這些自然都是中國的。
開泰四年五月,劉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權遷都于此。
北方紅巾軍雖未攻克大都,但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宋政權勢力出現鼎盛局面。
可謂是遍地都是王,短暫又輝煌!
比太平天朝還要短暫,随着三路大軍北伐完全的失敗之後,這輝煌瞬間跌落。
這一年,察罕帖木兒收縮兵力,于晉、豫交界一帶,北塞太行,南守鞏、洛,親自率領中軍駐守渑池。
元廷進封察罕帖木兒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樞密院的事務,執掌天下兵馬,堪稱是名副其實的兵馬大元帥!
五月,察罕帖木兒開始調兵遣将進攻汴梁,親自率領大軍到達了虎牢關,派遣兵馬南道出汴南,攻打歸、亳、陳、蔡諸州;
北道出汴東,征發戰船沿着黃河,水陸并下,攻打曹州以南的地方,據守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