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隻有王猛王禦父子兩人。
“太子,記得楊廣和李世民的區别嗎?
”
王禦點點頭:“兒臣記得!
”
“楊廣懷威與明,李世民懷威于暗,相較而言楊廣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城府不夠。
”
“李世民雖然才略稍遜但是城府極深!
”
王猛點點頭:“好好珍惜你的仁厚,這是三十年的養望懷德換來的,便是展露威勢,也需要以德為先。
”
王禦聞言頓時重重的一點頭,他記得他父親告訴他的一句話——“即便是僞君子,做了一輩子也成了真君子。
”
王猛聞言,稍稍點頭:“那就去做吧,以德為表,懷威其中,此聖王之道也!
”
看着王禦離去的背影,王猛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這是自己親手雕琢出來的一代君王,一代手腕頗高的君王,也不知道他能将大吳帶到什麼程度?
王禦很小的時候,王猛就手把手的教導其處理政務,
自開泰二十一年之後,王猛每日的政務,大部分暗中都是交給王禦處理,來磨煉他。
隻有極少部分特别重要的,王猛與其一共商量着處理,同時灌輸自家關于未來發展的思路。
多年過去,王禦之手腕、經驗、城府、心性皆是一等一的!
三十年的養望,王禦一張仁厚的面具也使得天下人信服。
為了這張面具,這些年王猛可是給他背了不少鍋,不過是自家的小子,肯定是值得的!
開泰二十七年冬,孝慈皇後病逝,太祖心灰意冷,遂傳位于太子,自入道門修行。
開泰二十八年,太子王禦于金陵登基稱帝,并改元文德,就此進入文德元年。
聽到此年号之後,一衆文臣皆是興高采烈,文德多麼溫和的年号,半點霸氣都沒有。
太祖性情暴烈,喜歡動刀子,他們這些文臣過得不算太好,壓力很大。
現在太子繼位了,作為一個有名的仁厚君王,他們能夠在朝堂上得到更大的權柄,更好的施展才華。
接來來的事情也依照着他們預料的進行着,相較于太祖獨斷朝綱,一旦決定的事情就沒有人可以違背。
新皇倒是有幾分大宋時期,皇帝與世家大夫共治天下的味道。
今後來的兩年裡,新皇以後提倡文教,任用賢能,提拔能吏,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又有王猛打下的底子在,一時之間天下出現大治的場面。
根據史料記載:新皇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文臣們齊齊吹捧,王禦隻是淡淡一笑。
根據他手下收集到彙報的信息,兩年雖然的确有小有成就,但完全談不上大治,這盛世的場面九分都是吹捧。
主要還是自家老父打下的底子太厚的緣故,治理國家也需要一張一弛,自家老父壓得太狠,而自己稍稍解綁,頓時就能立竿見影的見得所謂的德治。
不過剛開始是還行,德治太久就會變質,大多數人永遠都是畏威而不懷德。
德治之下,難道還能寄希望于那些官員各個品行高尚?
不亂伸手?
恩威并重才是王道!
兩年的德治,于此同時,丞相胡惟庸手上的權柄也是不斷的擴大,行事也越發的獨斷,王禦看在眼中隻是淡淡一笑。
皇宮深處一處祠堂之中,王猛得到消息,也是幽幽一歎:“太子懷德三十載,天下人不知太子之威也!
”
胡惟庸專權這是早就有所預兆的,這本來就是王猛專門為他設計的套子。
四年之前,李善長告老還鄉之後,王猛沒有再選右丞相,就是為了有意的培養出來一個權臣、獨相。
隻不過王猛威勢太鎮,能壓得住,讓胡惟庸絲毫不敢有所逾矩之處。
但是換成王禦——一個仁厚的新君。
胡惟庸的小心思就動了,他想要更多的權柄,多年的獨相,他早就習慣了執掌生殺廢黜大事,手下的親信也推着他朝着那個位置……
文德四年,胡惟庸正專權用事,私欲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财、提拔親信,謀害忠良,禍亂朝綱。
其子坐馬車橫行過市,沖撞緻人死亡。
王禦聽聞,極其驚怒:“傳丞相前來!
”
于此時,胡惟庸親信禦史中丞商悅上書言丞相謀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