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下半年要邁步進發的打算後,何鹹很是有些躍躍欲試。
畢竟,那樣的場景對于他來說,就仿佛哈士奇找到了可以令他肆無忌憚撒歡兒的雪原。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需要等待,還需要處理完最後一件事兒:應付完朝廷和士大夫們的攻讦。
關于朝廷、士大夫、董卓會聯合起來,針對自己一事,何鹹并不認為那是杞人憂天或神機妙算,而是一場邏輯推導出來的必然。
首先從關系上推導,他得罪死了士大夫階層,是毋庸置疑的。
而朝廷那方面,一個偏執陰沉的天子,發動了一個衣帶诏事件,也能看出劉協對他有了除之而後快的恨意。
唯一的麻煩點,就是董卓這裡。
兩人的關系,從一開始就是畸形的。
何鹹跟董卓不是一路人這件事兒,其實董卓和何鹹彼此都明白,但兩人一直還未撕破臉,最主要的緣故,是兩人之間彼此都有利用的價值。
假如事情隻是這樣,那這種四方糾結的關系也能維持下來。
但問題是何鹹已經有了河東這一片騰飛的基地,開始讓天平變得傾斜。
而一旦他将河東打造得固若金湯,那他便有了騰飛翺翔的資本。
這對朝廷和士大夫來說,便相當于敵人愈加強大了。
面對這樣的狀況,他們要做的,當然是盡快鏟除,越快越好。
然而,他們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他們當中的聰明人,就會借用董卓與何鹹之間的矛盾,來極度放大。
讓董卓這把刀來動手除掉何鹹,就是最安全、最穩賺不賠的一筆買賣。
也由此,整個邏輯便順理成章,無懈可擊。
所謂天下萬事,無不以因由為聯,推甲則得乙,查乙而知丁,環環相扣,陳陳相因,居鬥室而知天下。
這便是策士的洞察之道,也是聰明人與庸人之間極大的分水嶺。
聰明人據此,便可趨利避害、未雨綢缪;而庸人,則庸庸碌碌,隻能在結果來臨時,随波逐流
幸運的是,何鹹雖然隻能算半個聰明人,但他身旁卻聚集了一大群的聰明人。
所以,當那些聰明人提醒何鹹,将柳媚兒暗影力量重點投入在長安城,關注長安城裡風吹草動的時候,何鹹立即便采納了。
同時,他還想辦法,讓柳媚兒開辟出了趙高和東方朔這兩條情報渠道。
沒多久,長安城裡果然傳來了許多消息,一些讓人感到不安的消息。
第一件消息,便是董卓安生了沒多久,便在朝堂上将一個人砍了解氣。
知道那個人是誰嗎?
他就是當年曾經統率過董卓讨伐羌胡的張溫。
董卓要殺他解氣的緣故,是因為當初征讨韓遂羌胡叛亂的時候,張溫親自向靈帝劉宏點名要了孫堅當參謀。
那時,孫堅就強烈建議張溫把
董卓殺了,張溫偏不聽。
現在,張溫肯定後悔了,可是什麼都來不及了。
第二件消息,是趙高傳來的。
其中的内容,是董卓已然開始夜宿後宮,将漢室的妃嫔、宮女全都當成了自己的女人,肆無忌憚!
據說,有一次劉協還無意親眼看到了董卓夜宿龍榻,與靈帝的一個美人在交媾。
那一次,趙高以為事情要天翻地覆了。
幸好,陰鸷的劉協忿怒了半晌後,佯裝出了未曾發現的模樣,默默地離開了寝宮。
這兩件消息,其實都跟何鹹沒什麼關系,但何鹹還是隐隐嗅到了遠在長安城裡的火藥味。
他知道,朝廷、士大夫與董卓已然開始勢如水火,隻待圖窮匕見的一日。
随後,第三件、第四件消息便接踵而至。
事件的性質愈加升級,董卓的殘暴也愈加絲毫不掩飾,反而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