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浪漫青春 路過青春為了遇見你

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強大腦回母校

路過青春為了遇見你 潇騰 4826 2023-04-12 01:28

  轉業回家的林栩突然有點不适應。
為了能夠重新找回在學校學習的氛圍,和心态。
林栩回到了母校。

  她聽着走廊裡,學弟學妹們背着《赤壁賦》的聲音。
朗朗讀書聲,特别的動聽。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袅袅,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舻千裡,旌旗蔽空,酾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學弟學妹們背到這,林栩不知不覺的也跟着背了起來~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正在上課的任玲發現了門外的林栩。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走到門外。

  看到林栩她高興極了。

  “真的是你啊林栩!
”任玲貪心的叫道。

  “對不起老師,打擾您上課了。
”林栩抱歉的說到。

  “沒有,沒有打擾到我。
我還以為是我看錯了呢!
你怎麼有空回來?
”任玲驚喜的問道。

  “我轉業了,想回學校讀書。
所以先回來感受感受校園的氣氛。
好久沒回來了,還有點陌生的感覺。
”林栩感慨道。

  “我有辦法讓你重新找回學霸的自信,你跟我進教室吧!
同學們都想見一見榮譽榜上記錄保持者。
正好今天你來了。
”任玲開心地說道。

  林栩謙虛的說道:“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你都是英華最優秀的學生。
”任玲拉着她進教室。

  “謝謝老師給我的肯定。
”林栩感激的說道。

  “那是你自己努力換來的。
”任玲說到。

  進了教室,任玲隆重介紹了林栩。

  “大家仔細看一看她是誰?
”任玲一臉激動的問道。

  所有同學都認真的看林栩。

  有一位女同學激動的說:“老師,她不會就是全能栩吧?
就是我們學校的榮譽榜上的那個文科記錄保持者。

  教室裡瞬間沸騰。
同學們議論紛紛。

  “你真的是林栩學姐嗎?
”一個男生問道。

  林栩謙虛的笑了笑點頭說到:“大家好!
我是林栩!

  “林栩學姐好!
”同學們異口同聲,高聲喊道。

  教室裡再一次沸騰。
一瞬間整棟教學,響徹了林栩的名字。

  “好了。
大家安靜!
你們不是一直都想見全能栩嗎?
今天見到廬山真面目了。
今天就讓她自己來告訴你們,你們和她的差距。
”任玲自豪地說道。
林栩看向老師有點不知所措。
任玲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

  “你們的林栩學姐已經畢業4年多了。
讓我們來考考她,看她是否還記得高中的必備課文。
”任玲說着看向林栩。

  林栩絲毫不怯場,因為這些早已已經深入她的骨髓。

  “老師讓我們來考嗎?
”一個男同學問道。

  “可以嗎?
”任玲看着林栩問道。

  “我沒問題老師。
同學們盡管考。
”也許自信的說道。

  看着她的自信。
同學們有些驚訝。

  “我們剛剛背的是赤壁賦,學姐要不要背一遍。
”一個女同學說到。

  “這個我剛剛已經在走廊背完了。
而且你們剛背過,也算是提醒我了換一個吧!
”林栩誠實的說到。

  既然要幫老師刺激同學們的學習态度。
她就得來真格的,來點真才實學。
才能讓他們相信,全能栩真的不一樣。
能在英華的榮譽榜上4年不落的人。
不是一般的人。
她的大腦也不是一般的大腦。

  “那學姐背誦《阿房宮賦》可以嗎?
”另一個學生禮貌問道。

  “當然可以。
”林栩說着張口就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六日。
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卧波,未雲何龍?
複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嫔媵嫱,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辇來于秦。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辘辘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态極妍,缦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铛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逦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學姐,《勸學》”又一個學生說道。

  “好。
”林栩又是張口就來,絲毫不用回想。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鸠,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如果需要我繼續往下背的話,我也是可以的。
好像剩下的應該不考。
”林栩自信的說道。

  任玲在一旁滿意的點頭。

  “學姐,你繼續背吧!
”一個男生翻到全文說道。

  “好的。
”林栩滿足他的好奇心。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
《詩》曰:“屍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故君子結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
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
惡乎終?
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
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
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将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
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
将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
若挈裘領,诎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
有争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緻。
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隐;不觀氣色而言,謂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謹順其身。
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謂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