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瑾在雲家村的日子過得飛快。
在喬家她真正過上了平靜安甯的日子。
白天,她就和祖母及兩個妹妹在一起做針線。
祖母一邊給明瑜做着大幅的陪嫁繡品,一邊指導她們幾句。
或是在早起時她會和喬母到她的地裡走上一圈。
再攜了喬母到她買的那處山頭走上一走。
琬兒和雲巒都特别喜歡去那個矮坡上撿雞蛋。
每天喬母一動身,兩個孩子就颠颠地跟在喬母的屁股後面。
喬母也很是喜歡帶着他們。
許是自己生的幾個孩子從小都不在她身邊教養的緣故,跟她雖親近,但并不能粘乎她。
現在琬兒這麼粘乎她,喬母覺得異常滿足。
就是琬兒要往那天上摘星,若是有那登天的梯子,她都要往上爬上一爬。
那山包,喬明瑾也随着喬母去了兩次。
經過喬明瑾的一番規劃,已很是有了一番模樣。
那山包上,除了留下一些半大的樹之外,其餘的灌木都被她找人起了出來,又把坑都填了。
山上的亂石,大的賣給了雲妮一家。
她那姨夫正在石場幫人打磨雕刻石頭,有些人家裡會需要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
小的石頭則全被石窖場拉走了,倒是不值什麼錢。
那山頭經過一番整理,再不是亂石一堆的模樣了。
依着山勢劃了幾塊,種了果樹,竹子,并一些耐旱的作物,其餘的都圈起來養雞了。
如今因為周宴卿幫着包銷雞蛋,喬母又和雲家商量了,又多養了兩三百隻雞娃。
好在并不集中放養,分隔了好幾塊。
且雞窩的衛生也打理得勤快,一天早晚清理兩次,水也都是極幹淨的。
雖養着千來隻雞,但好在養到現在還沒有集中發病的症狀。
現在他們兩家養雞也算養出名堂來了。
遠近都知道他們家這處山頭養着大批量的雞,每天都收着好幾百枚雞蛋。
那茶肆酒樓,糕餅鋪子或是大戶家裡有喜事的,或是鄰近莊戶人家家裡有紅白喜事要設宴的,也都來購活雞購雞蛋。
倒讓喬母和雲家兩個舅舅再不必為銷路泛過愁。
不過聽說現在也有好些人模仿他們在附近購了山頭養雞的。
就是鄰近的村子裡,也有人仿着他們在家裡大批量養雞的。
因他們家銷路還算穩定,一時倒是并不為銷路泛愁。
隻不過量多了,活雞的價格也降下來了一些。
喬明瑾一邊撿雞蛋,一邊聽喬母說這些緣由。
“娘,不妨事的。
旁人要養就讓他們養去。
也省得别人光盯着咱們一家,又泛眼紅病。
價格雖然低了,但好在也沒差多少。
咱占了量大的便宜,别人還是願意上咱家來的。
現在雞蛋的價格并沒變,就先養着雞生蛋。
待雞肉的價格再低些,咱就不賣了,殺了做風雞做幹肉臘肉賣,到時往遠裡賣,也是不少錢。
反正表哥也經常往鄰縣去的,且讓他順手帶了去賣。
那價格也隻高不低的。
”
喬母正發愁呢。
現在雲家村哪家不養雞的?
而且養的數量還都不少。
買不到山頭的人,便在附近低價買了荒地,圈起來養雞。
那荒地買來價錢極低,因為種糧,也不費什麼錢去開荒,還免三年的稅賦。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瞧上了荒地。
也都不是傻的,瞧着别人發财隻呆愣愣不做為的。
喬母原本正愁得慌,他們家好不容易有一個長穩的進項。
現在聽了女兒這番話倒是眼前一亮。
“那到時大家也都做起幹肉風雞賣呢?
”
喬明瑾笑了起來,安慰道:“娘,咱不能阻止别人做什麼。
再說咱有先手,且也不是人人做出來的風雞臘肉都好吃的。
”
喬母想想也是。
這做幹肉風雞也不是像養雞那樣,不用學就會的。
想必會不會做能不能做得好吃還說不定呢。
看女兒一臉的兇有成竹樣,遂放下心來。
喬明瑾看着手邊籃子裡滿滿當當的一籃子雞蛋,再看蹲在她前面,撅着屁股,撿的正歡的女兒和小雲巒,一臉的笑意。
這表姐弟倆一到山頭就四下撒野,到處鑽。
那雞就是把蛋下得再隐蔽,兩人都能找得出來。
扒得那叫一個仔細。
見着一窩雞蛋就喜得哇哇亂叫,把山頭的雞都驚飛了不少。
好在為了避免這些雞四處亂飛,逃到别處,喬母和雲家兩個舅舅除了用圍網荊棘攔住之外,喬母還和雲家兩個舅母把雞身上翅膀的羽毛都給剪了。
那雞沒了翅膀羽毛也隻是撲愣愣往上跳兩跳罷了,但也飛不出去。
在喬家的日子,喬明瑾過得很是輕松快樂。
偶爾像這樣陪喬母出來撿雞蛋,給雞喂喂食。
或是偶爾到外祖母和兩個舅舅那邊坐一坐,有時候又到秀姐的娘家看一看,跟兩個老人聊聊天。
一天也就過去了。
或者等喬父下了學,與喬父歪躺在院裡,說一些閑話。
也是惬意悠閑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