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萱萱說的一番話,有理有據的,還頭頭是道,過來接孩子的那些馬家人,他們想了想,就覺得說的非常的有道理,而且說的話都說到他們心坎上。
對着陳萱萱千恩萬謝之後,他們就帶着孩子高高興興的回到家。
在家裡頭忙活了一幾天,把要做買賣的那些東西全部準備好了之後,馬家就出動了20來個人,跑到了周邊的鎮子上,開始在那裡賣包子了。
做包子這麼生意,其實也不需要多大的人脈。
更不需要多強的資本。
賣包子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辛苦活。
馬家這些人,祖祖輩輩都是鄉下人,鄉下人一般來說,還是特别的吃苦耐勞的。
天天受苦受累,流淚流皿,他們都不會紮紮呼呼的往外頭說,更不會一見到人了,就對着别人哭訴。
馬家通過自己獨特的韌性,在周邊的幾個鎮子上,慢慢的有了一個自己賣包子的小攤子。
生意走上路了之後,他們家确實是掙了不少的錢。
在這方圓百裡的地方,賣包子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如果認真的算下來,其實就隻有那麼幾家。
馬家靠着自己的優勢,每隔幾天家裡頭的三個包子攤,就能掙大幾百塊錢。
就算是給那些地痞流氓交了保護費,他們家相對于一天到晚隻知道在田地裡頭刨食的農民們來說,他們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好過許多。
隻要是長了一雙眼睛的人都知道,自從他們家的孩子到陳萱萱那裡學了手藝之後,他們家的日子,就慢慢的過起來了。
想到對方才幾個月,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
包括自己家族的族長,他們家也三天兩頭的出去做生意賣包子,整個顧家崗的人,這個時候的目光就不盯着那12頭小豬了。
他們就隻盯着陳萱萱的那門,傳家的手藝。
然而學到她手藝的人,現在就隻有兩個徒弟。
按照老太太劉氏說的那規矩,想要到他閨女那裡學做包子的本事,就必須要交500文錢的學費。
500文錢呢!
那可是500文大錢呢!
這老太太劉氏閨女夠心黑的。
雖然那些村民們嘴裡天天都在那裡罵,然後他們心裡頭也清楚,如果做包子真的是一門傳家的手藝,而且是那種祖祖輩輩子子孫孫永遠傳下去的,那他們花500文錢,其實是相當的劃算的。
畢竟在外頭,就比如說在縣城,在鎮子上想要找師傅學門手藝,他們那些當徒弟的,至少也給師傅打10多年的白工。
學徒工就如同給别人當孫子。
師傅說打就打,說罵就罵,當徒弟的,怎麼可以說師傅的壞話?
就因為那些出過門的人都知道,在外頭想要學糊口的手藝,代價太高,他們這個時候就不敢在明裡得罪陳萱萱,更不敢當着她的面,指着她的鼻頭罵。
……
陳萱萱發現那些喜歡在他們家紮紮呼呼的親戚們,這個時候沒有一天到晚的,說起他們家的風涼話,也沒有詛咒他們家12頭小豬一天下來就變成病豬了,她心裡頭就輕松了許多。
果然,她想要對付人,沒必要跟人家面對面的硬碰。
那些村民們小心思太多。
她呢,不用跟他們吵,更不用跟她們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