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18歲後靠自己,你必須懂點經濟學

第5章 讀懂金融真相,抓住看得見的手(1)

  ――18歲後要關注經濟熱點和現象

  人民币升值: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人民币從2007年開始一直不斷升值,2014年年底兌換美元彙率達到1∶6.2的高點。從1994年人民币改革以來,這是人民币迫于國内外壓力第一次大規模升值,對于人民币的升值,有的人認為是好事情,而有的人認為是壞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到底人民币升值是好是壞呢?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有多大影響?該如何對待人民币升值?

  有的人認為人民币升值了,錢值錢了,老百姓出國旅遊、買原裝進口汽車、瑞士表更便宜了,大企業到國外吞并企業成本降低了……美國為什麼下大力氣逼迫人民币升值?難道美國人傻嗎,讓自己國家的錢不值錢?其實我們從日元相對美元的升值就能看出其中的道理。1985年美、英、法、聯邦德國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迫使日本簽下了著名的《廣場協議》。簽字之前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到1987年最低到達1美元兌120日元,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美元兌日元貶值達50%,也就是說,日元兌美元升值一倍。日本人當時也以為自己一夜之間成為了富翁,但事實卻是日本的經濟所遭受的打擊用了20年也沒有緩過勁來!

  人民币的升值對富人的好處确實是顯而易見,如人民币對美元升值,以前8.5元人民币換1美元,現在不到6.2元就可換到,到國外去玩、去購置産業就更廉價了,顯而易見富人手裡的錢更值錢了。張老闆就是對人民币升值津津樂道的人,因為這次他去美國旅遊,花了更少的錢卻享受了同樣的服務,以前他住旅館的費用是1萬,現在不到7千就下來了。而且他還購買了大量的商品帶回國内,張老闆感慨美元貶值,人民币升值對他這樣的人就是帶來了諸多好處。

  人民币升值就是意味着人們手裡的錢更值錢了。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每一單位貨币在不同的國家應該買到同樣數量的商品。1元人民币在中國可以買一個蘋果,在美國也照樣可以買一個蘋果。1美元在美國可以買8個蘋果,在中國也照樣可以買8個蘋果。但現在人民币升值了,1美元隻能兌換6.2元人民币,在中國可以買6個蘋果,那麼由于6.2元人民币就可以換1美元,在美國卻可以買7個蘋果。對于有錢的人可以去國外旅遊的人而言,人民币升值的确好處很多,他們可以用同樣的人民币換取更多的美元,可以在國際上買更多的商品。

  與張老闆不同的是,劉老闆的日子卻因為人民币升值而變得日益艱難。劉老闆是做出口業務的,有一個出口公司,每年采購商品向國外發貨。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響,劉老闆的定單不但減少了很多,而且美國客戶多以美元結算,結算後換得的人民币就更加少了,然後用換取的人民币去采購貨物,發覺物價還上漲了,而美國客戶的價格沒變,再換回人民币後發覺利潤越來越微薄。

  人民币升值對出口企業是最不利的,因為同樣的商品要換取美元,再兌換回人民币,而美元卻是相對貶值的,如之前10萬美元可以換取80萬人民币,但現在10萬美元隻能換取62萬人民币。同樣的價格,由于人民币的升值,收入卻憑空減少了18萬人民币。與此同時,人民币的升值反而影響到國内商品的價格,劉老闆也不明白,不但自己換回的錢少了,而且貨物的采購成本也提高了,這是怎麼回事?

  一般老百姓隻在新聞上聽到人民币升值了,覺得錢應該更加值錢了呀,但自己在買商品的時候,發覺錢不但沒有值錢,反而不如以前了。原來可以1元錢買1斤白菜,而現在卻1元5角買1斤白菜,這樣來看自己的錢反而更不值錢了。

  這是因為人民币升值,會導緻更多的人願意持有人民币,一般老百姓感覺不到,似乎升那麼一點值對自己沒什麼影響,但是持有大量資金的個人或金融機構對此卻是十分敏感,哪怕隻是升值那麼一小點,他們的财富便可以因此增加或減少很多。比如,一個人擁有62億人民币,他原來可以兌換成10億美元。但現在人民币升值後,他隻用44億就可以兌換10億美元,白賺了18億人民币。由于人民币升值的趨勢一直高漲,所以未來對人民币的預期更加樂觀,認為還會繼續升值下去,于是大量的外币機構開始儲備人民币。人民币需求越大,人民币的價值就會越來越提高。而大量的人民币必然會湧進中國市場,因為隻有中國消費人民币。這樣便會在中國造成通貨膨脹,使物價上漲,所以人民币升值後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并沒得到太多好處,尤其對出口商打擊很大,但像富裕的張老闆那樣喜歡去國外旅遊購物的人卻比較歡迎人民币升值。總而言之,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謹慎而理性地去看待。

  經濟學家提醒你

  人民币升值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為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而如果運用得不好,則會對國民财富造成很大的傷害。

  對普通百姓而言,人民币升值情況下,應該把餘錢拿出購買不動産或儲蓄人民币。盡管當前可能物價上漲有些不利影響,但人民币升值大趨勢不會變,所以應該多儲存人民币,盡量使自己變成像張老闆一樣的富裕之人,就可以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快樂了。

  通貨膨脹:錢不值錢的背後

  經常聽到别人抱怨掙的錢越來越不夠花,房子開始漲價,豬肉開始漲價,雞蛋也開始漲價,吃菜吃不起,住房住不起,于是人們慨歎: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就是經濟學上的通貨膨脹現象。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通貨膨脹成了人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糧價漲了,油價漲了,豬肉價漲了,房價更是在漲……”可以說是漲聲一片。這讓敏感的老百姓漸漸緊張起來,辦公室、菜市場、洗手間、公交車、網絡論壇……關于漲價的讨論随處可聞。那麼,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該怎樣認識通貨膨脹呢?

  通貨膨脹,就是貨币相對貶值的意思。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指在短期内錢不值錢了,一定數額的錢不能再買那麼多東西了。假如以前,8元錢能買到1斤豬肉,可是現在卻需要12元才能買到1斤豬肉。而且這種物價上漲,貨币貶值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也就是說,不光是豬肉漲價了,當你環顧四周,看到絕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上漲了,這就可以斷定通貨膨脹确實發生了。

  通貨膨脹是由于流動性過剩造成的,一般在經濟繁榮時期,大量的錢在市場上流動,不管是數量還是流通速度都比平時要快,貨币的流動性大大加快。按照通行的經濟學規則市場上所需要的貨币總額等于市場上所有物品的價格總和除以貨币流動速度,當貨币總額增多的時候,貨币流通速度加快,那麼商品的價格就會高漲。這是因為繁榮的經濟刺激了居民信心,吸引了資本的介入,使貨币增加。

  通貨膨脹一般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這是最普遍的一種類型,也是最常見的。大多數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造成的,由于需求過度擴張,導緻産品供不應求,物價上漲,貨币貶值。比如,房地産行業,在經濟上升時期,由于自住房和投機房需求加大從而導緻房價上漲,房産業需要的資金比較大,屬于經濟裡的龍頭産業,房産的價格上漲往往拉動其他産業,從而導緻GDP出現過度需求的局面。關于這個類型的通貨膨脹,經濟學裡有一個經典的故事:

  一個人買糧食的時候認為糧食貴了,賣糧食的說,是因為面粉貴了。賣面粉的說,是因為油條和面包貴了。賣油條和面包的說,因為他們要吃豬肉,而豬肉太貴了,他們必須提高價格來增加收入。賣豬肉的說,因為生豬太貴了,所以肉貴。養豬的老大娘說,因為糧食貴了,所以生豬貴了。

  這一個過程是循環的,找不到哪個環節是最初的根源,但是肯定是由于需求的過度擴張造成的,一個環節的過度會導緻其他環節都提高價格,從而導緻整個社會的價格上漲,也許是由于糧食稀缺造成的,也許是由于養豬的少了,但不管怎樣,由于需求擴張而産生的物價上升直接帶動了相關産業的提價。

  (2)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工資上漲引起的,工資本身具有剛性原則,隻上漲不可跌,通常認為工資的降低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由于工會力量的強大,工資和福利經常出現被人為拉動到超出社會承擔能力的程度,由于發放工資過多導緻貨币發放超出實際需要,從而造成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一般在西方容易出現,因為西方國家的工會屬于比較獨立的機構,它們隻從工人的角度去考慮,不顧提高工資的社會成本,這樣容易造成通貨膨脹。還有采購成本突然提高,而造成通貨膨脹也屬于成本推動型,如1973年由于石油輸出國聯合壟斷價格,導緻石油價格猛漲,形成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3)利潤拉動型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壟斷或者是聯合定價而導緻企業利潤增加,貨币需求擴大,從而産生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也不重要。

  三種通貨膨脹類型雖然不一樣,但是一旦通貨膨脹發生時,往往是三種因素共同起作用造成的。原來一個産品隻需要1元錢,現在産品沒有變,而貨币卻增加了,一個産品需要2元錢了。所以原來的錢就不值錢了,無形之中,你手頭的财富縮水了。市場上的錢太多了,這可能是需求增加後,投資增加造成的貨币富裕;也可能是利潤增長得太快,馬上把利潤轉化成投資投放到市場上;也可能是銀行又多放貸了貨币。當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你掙的工資就得用它的購買力來核算工資的價值。

  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都是不知不覺的,你明顯感覺到物價上升了,這就是通貨膨脹了。通貨膨脹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在經濟繁榮的時候出現,然後伴随經濟的衰退,出現通貨緊縮現象,當需求擴張的時候,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價格上漲之後就又會供應過度、價格降低、需求下降,貨币需求也随之減少,物價低迷、通貨緊縮到來。與通貨膨脹相反,原來一個産品需要1元錢,現在貨币量減少了,也可能是貨币流通速度變慢了,因為商品價格總額等于貨币量乘以貨币流通速度。這時候可能一個産品隻需要8角了,物價低迷。

  經濟學家提醒你

  通貨膨脹原因很複雜,但百姓唯一的感覺就是物價上漲,這也是對百姓最為不利的地方,面對通貨膨脹,應該減少消費,積極理财,盡量使财富增值。但通貨膨脹往往與通貨緊縮是交替出現的,通貨緊縮的時候可以增加消費,這時商品都是很便宜的。

  次貸危機:金融世界的“大地震”

  對于任何一個關心經濟領域的人來說,次貸危機這個名詞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從2007年開始,這個名詞就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上。次貸危機讓強大的美國經濟陷入了增速減緩的困境,甚至面臨經濟危機。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經濟的變臉牽一發而動全身,讓全球衆多國家的經濟也陷入了危機。在中國,次貸危機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如經濟的下滑、通貨膨脹、股市的暴跌等,都和次貸危機有關系。那麼,什麼是次貸危機呢?

  次貸危機全稱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lendingcrisis),是指發生在美國,因為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産而導緻的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震蕩反常劇烈的危機。次貸危機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場都受其影響。

  在美國,按揭貸款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優質貸款市場,這個市場面對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的優質客戶,主要提供傳統的15到30年固定利率按揭貸款。第三個層次就是次級貸款市場,針對的是信用分數低于620分,沒有收入證明與負債較重的人,主要是提供3到7年的短期貸款。至于第二層次就是“另類A級”抵押貸款市場,主要是提供介乎前兩者之間的貸款。

  次貸危機的産生,就是由于第三個層次的次級貸款市場出現問題。次級貸款市場面向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無需提供資金證明。這表面上來看,貸款銀行似乎在做着善事,讓那些低收入家庭能夠有房可住。事實上,我們不能忘記任何公司都是逐利的,銀行也不例外。這些銀行推出的都是無本金貸款,3年、5年、7年可調整利率貸款,選擇性可調整利率貸款等多種貸款方式。而這些貸款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還款的開頭幾年,每月的按揭支付很低而且固定,但是等到一定時間之後,還款壓力就突然增加。這樣做的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因為銀行對資産價格有着極其強烈的上漲預期,而且這樣做的利潤空間很大,所以,就冒着極大的風險為低收入者提供貸款了。

  銀行将貸款貸給低收入家庭之後,它本身為了轉移風險以及盡快回籠資金,以住房抵押為基礎,對次級貸款進行了證券化,将這些貸款發行成債券,即次級債(MBS)。相應的,此類次貸債券的利率也高于普通的債券。因為利率高,于是很多國際投資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都紛紛買入了次級貸款債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