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重生蘇聯

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

重生蘇聯 維拉德列 2078 2024-01-31 01:11

  5月28日拂曉,小日本的軍隊已經集結完畢,随時都可以發起總攻。

  在日軍陣地上,第64連隊的二千餘名步兵整裝待發。他們都把注意力放在山縣武光大佐的身上。

  山縣武光戰争士兵的最前方,不急不忙地拿起望遠鏡,朝742高地上的蒙古軍陣地望去。隻見蒙古軍隊也已經整裝待發,在陣地裡等待着日軍的進攻。

  但外蒙軍隊的兵力也隻有小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沒有制空權。從望遠鏡裡看來,蒙古人民軍的陣地并不是很堅固,怎麼看都不像是關東軍的對手。

  “大佐閣下,第12飛行團已經準備就緒,請發起進攻吧!”山縣武光身後的參謀倉井對指揮官催促道。

  看見蒙古人民軍陣地不堅固,兵力不足的情況,山縣武光對這場戰役充滿了信心。“铿金”的一聲,他拔出了指揮刀。

  當後面的小鬼子看到指揮刀的時候,人人都已經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态。就像是起跑前的田徑運動員,在等待着起跑的哨聲。

  “殺噶擊!”山縣武光用日語發出了進攻的命令。第64連隊的鬼子聽到命令後,就像是剛松開缰繩的烈馬,朝自由的草原裡奔騰而去。

  天空上,響起了陣陣的飛機引擎聲。這是鬼子的第12飛行團,給山縣武光的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增添了山縣得勝的信心。

  他站在隊伍後面的一處山坡上,用望遠鏡視察戰況。

  一開始,第六十四步兵聯隊的鬼子們個個争先鬥勇,人人都想搶在隊伍的最前頭。這是日本所謂武士道精神的體現,這些小鬼子為了幫助帝國擴張,根本不擔心自己的死活。

  對他們來說,在戰場上犧牲是光榮的,是為天皇盡忠的勇舉。看着蒙古人民軍那個毫不堅固的陣地,還有外蒙古軍隊少得可憐的人數,他們都覺得自己能立下功勳。

  但蒙古軍隊表現出來的這些劣勢都僅僅是表象而已。在陣地不堅固,兵力不足夠的背後暗藏着天大的殺機。

  很快,日本的飛機急速地往724高地飛去,準備對蒙軍的陣地狂轟濫炸。就在此時,前方出現了一個不明機群。

  這個機群由60架同一型号的戰鬥機組成,采用了雙機進攻的隊形。

  令日本飛行員感到意外的是,他們根本沒有見過那款飛機。其實,那是蘇聯空軍新裝配的伊爾-16戰鬥機。早在幾個小時前,曼圖洛夫就向駐守在遠東的空軍派出戰鬥機前來增援,并在他所預定的時間裡到達。

  日本空軍隻能硬着頭皮和突如其來的蘇聯機群展開空戰,無暇支援地面部隊。地面上的日軍因此失去了空軍支援,也隻能硬着頭皮往前沖。

  失去空中支援其實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接下來的事情才讓鬼子感到頭疼。當第64聯隊的士兵們沖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遇到了蘇軍的密集炮擊。

  這些炮彈都是從蘇軍在哈拉哈河西岸的陣地裡發來的,這個陣地和戰場之間的距離遠達10公裡,而且還是前一天才完成設立的,鬼子根本就沒有發現陣地的存在。

  還沒沖到蒙軍陣地,山縣聯隊就有數十名士兵被炮彈炸死,而蘇軍的戰鬥機也時不時會低飛,用機槍地毯式掃射鬼子的步兵隊列,導緻了日方更多的傷亡。

  即使沖到了陣地前,他們也要面對蒙軍機槍,還有AVS-36自動步槍的掃射。受制于對方的地形優勢和連發武器優勢,久攻不下。

  要命的是,就在高地的側邊的平地上,忽然出現了數十輛蘇軍裝甲車。在裝甲車後面的,是一千多名蘇聯援軍。

  他們随即發動了反攻,在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攻勢下,沒有配備反坦克人肉炸藥包的鬼子,在裝甲車機關槍的掃射下毫無招架之力,很快就被打了回去。

  此時,天空上的激戰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蘇聯空軍在飛機數量和機種質量的壓制下,擊落了一半數量的日機,令鬼子不得不撤退。但日本飛行員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也導緻蘇聯空軍損失了十多架戰鬥機。

  在日本飛機撤退後,蘇聯空軍獲得了戰場的制空權,剩下來的蘇機給反擊的蘇軍帶來了強大的空中支援,參與了反攻。

  在飛機和裝甲車的猛烈攻擊下,山縣聯隊的鬼子越戰越敗,被迫撤退。但這個聯隊畢竟是以步兵為主,而蘇軍反攻部隊則出動了飛機和裝甲車。

  結果撤退時,拉在後面的日軍沒有一個生還。原本一個兩千兵力的日本聯隊,最後隻留下了一半。但過了不久,日軍發起了的炮擊,掩護日軍士兵撤退,阻礙了蘇軍的反擊。

  就這樣,在哈拉哈河的東岸,曼圖洛夫赢得了人生中第一場勝仗,鬼子搶占724高地,建立陣地的意圖被徹底粉碎。

  但是在西岸,東八百藏的部隊卻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他們的騎兵聯隊、裝甲車中隊很快就占領了蒙古人民軍第六師的師部,給蘇蒙聯軍來了一個突如其來的偷襲。

  沒什麼軍事經驗的曼圖洛夫,為了避免724高地被搶占,就派了大量部隊越過哈拉哈河,來到東岸,堅守東岸的陣地。這樣雖然守住了原本的陣地,摧毀了日軍搶占高地的意圖,但西岸的防備卻變得“空虛”。

  接下來,曼圖洛夫會怎麼做呢?

  其實,他早已經給偷襲蒙軍師部的東八百藏部下了一個天大的陷阱。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