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明柱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斷輸出

明柱 見微知 2126 2024-01-31 01:11

  作為藩王叛亂的勝利者,朱棣深知藩王擁兵的危害,所以在坐穩了皇位之後,就開始削藩了,他不禁把藩王的兵權削了,還不準藩王幹涉地方軍政事務,不準結交官員,不準從事士農工商,甚至連出城郊遊都要被監控,但盡管如此,隻要藩王守規矩,生活還是很美好的,衣食無憂,就算變成了囚徒,也是一群擁有錦衣玉食的高級囚徒。

  換句話說,就是朝廷把藩王給養起來了,可是養來養去就養不起了,也不能說養不起了,說成為了一個沉重的負擔更為準确些,因為有個很大的麻煩,那就是藩王以降會分封不斷,隻要是皇室子弟,就要分封爵位,要用國家财政,把這些人養起來,日久天長,越養人數越多,财政負擔就變大了。

  财政開支有多大,看看分封制度就知道了,明制,皇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為王世子,其餘諸子封為郡王;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其餘諸子授鎮國将軍,孫輔國将軍,曾孫奉國将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這就是一座一座的小金字塔壘成的大金字塔啊,這個大金字塔的最頂端就是皇帝,皇帝會不斷輸出藩王,即親王,因為皇帝會一直更疊,上一個皇帝封幾個親王,下一個皇帝又封幾個親王,所以親王的數目會越來越多;而親王則會不斷輸出郡王,親王亦會不斷更疊,不是一個親王輸出幾個郡王就算完事了,下任親王還會繼續輸出郡王;而郡王又會不斷輸出鎮國将軍,鎮國将軍又會不斷輸出輔國将軍,輔國将軍又會不斷輸出奉國将軍,奉國将軍又會不斷輸出鎮國中尉,鎮國中尉又會不斷輸出輔國中尉,輔國中尉又會不斷輸出奉國中尉。

  另外還有皇女,明制,皇姑為大長公主,皇姊妹為長公主,皇女為公主,婿為驸馬都尉,親王女為郡主,郡王女為縣主,孫女為郡君,曾孫女為縣君,玄孫女為鄉君,婿皆儀賓。

  這皇子和皇女的爵位,世襲代代傳承,一級一級地不斷輸出宗室人員,過了一百五十幾年,到了明中後期朱厚熜做皇帝這會兒,即嘉靖初年,明朝的宗室人數,呈幾何級數增加,比明初膨脹了上千倍,已然有幾萬人之多了,你以為這就算多了嗎,再過幾十年,到萬曆年間,明朝的宗室人數長到了三十多萬,而明末天啟年間,則有六十多萬。

  人數怎麼會如此之多呢?還不是因為藩王閑的沒事兒幹,政治上沒自由,什麼都要受到限制,但生孩子不受限制,大多數的藩王,都是往死裡生孩子,生了就要給待遇,世代繁衍下來,人數當然會增多了。

  而朝廷則要給這些啥也不幹的寄生蟲開工資,親王的固定工資,也就是祿米,每年是一萬石,郡王是兩千石,各級公主是二千石,鎮國将軍是一千石,輔國将軍是八百石,郡主是八百石……總之就是各種爵位的人都有工資可拿,隻不過是遞減有差罷了,如此全部累積加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另外每年還要封賞,有時候給一些人的賞賜,甚至比那個人拿的固定工資還多,這就造成了财政的困難。

  所以到了明中後期,皇帝面對的藩王問題,發生了改變,明初的皇帝,是怕藩王造反,而明中後期的皇帝,則是愁怎麼養活藩王。

  其實藩王不靠朝廷養活,自己也能活,各地的藩王們,他們各有本事,搞不了政治,還挖不了國家的牆角嗎,他們想着法的管皇帝讨要土地,即‘欽賜’,這土地要了就是他們的了,一般不會再被回收,因為名正言順,不是侵占的土地,明初皇帝賜予藩王土地,通常都是幾十頃,後來越搞越多,都是成百上千頃了,如此就肥了藩王的腰包,不然光靠俸祿,哪夠藩王生活啊。

  但在肥了藩王腰包的同時,卻壞了國家财政,賜出去多少土地,國家就會流失多少财政收入,這樣一來,更是雪上加霜了,哪能支付得起恩養藩王每年巨額的開支啊,哪怕是太平豐收年月,國家财政也常捉襟見肘,倘若趕上打仗鬧災,那就窮得叮當響了,而藩王們雖有巨額财富,可是卻藏着掖着,甯可被起義的農民搶走,也舍不得拿出來支援朝廷。

  趙真愛顯然是知道這些情況的,不然也不會說出‘養不起的藩王,被吃垮的大明朝’這樣的話了,所以她将大明收入囊中以後,鐵定是要把那些藩王,及其後代子孫等明朝宗室人員貶為庶民的,她隻會養國家公務員,不會養寄生蟲。

  而李缙對這些情況知道的卻不多,還是頭一次聽說藩王等人,也就是那些皇室宗親能把大明吃垮:“被吃垮?我知道這藩王有不少,但其子孫多寡我就不曉得了,難道人數很多嗎,怎麼能把一個國家給吃垮啊?”

  趙真愛有一說一,沒二就不會說二:“現在明朝的宗室人數具體有多少,我不是很清楚,你回去找人問一下就知道了,順便再問問他們每年的消耗,就知道我不是在誇張了。”

  李缙現在開工廠幹嘛的,就是想讓大明富裕起來,要是他為朝廷賺的銀子,都被人吃掉了,那大明怎麼還能富裕的起來啊,他是肯定不會坐視不管,讓他人侵蝕他的勞動成果的:“這個事情我肯定是要問一下的,要是真有你說的這麼嚴重,我不會讓那些人再吃上幾年的,這會影響到大明的發展,我會在你之前,看看有沒有什麼解決之法,這樣…”

  趙真愛打斷李缙的話,指點他說:“大明朝還是有一些有見地的官員的,那些官員大多都清楚宗室人數日益膨脹的危害性,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你要是跟他們有相同的意願,可以找他們讨教一些辦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