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曆史的拐點

吳楚之戰

曆史的拐點 歐陽悟道 1631 2024-01-31 01:13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稱申胥。春秋時期楚國人。吳國大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伍子胥祖父伍舉、父親伍奢、兄伍尚俱是楚國忠臣。伍子胥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春秋初年,楚莊王勵精圖治,擴張國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傳至平王時,由于荒淫殘暴,國勢日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将入為亂”,遂遷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伍尚殺害,伍子胥逃往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

  伍子胥入吳後,了解到吳公子姬光想推翻吳王僚而自立。伍子胥為了利用姬光和吳的力量攻打楚國,報父兄之仇,便幫助姬光刺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阖闾。阖闾登位後,任伍子胥為行人(掌朝觐聘問之官),協助其管理國家大事;任命另一個從楚國逃亡出來的貴族伯嚭為大夫;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大軍事家、齊國人孫伍為将。為了鞏固和擴大吳國的統治,伍子胥向吳王進以“安君理民”、強國興霸之道,阖闾采納了他的建議,委托伍子胥築城郭,設守備,實倉廪,治兵庫。自此,吳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逐漸得到加強,阖闾圖謀大舉攻楚。

  周敬王八年(前512年),伍子胥鼓動吳王出兵攻楚。他針對楚國執政者衆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點,提出分吳軍為三部輪番擊楚,以誘楚全軍出戰,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待楚軍疲憊,再大舉進攻,必能克敵制勝。阖闾采納了他的建議,于次年先後出兵攻占了楚國的夷(即城父)、潛(今安徽霍山東北)、六(今安徽六安北),進而圍弦(今河南潢川西南),襲擾楚國達6年之久,迫楚軍被動應戰,疲于奔命,實力大為削弱,為大舉攻楚創造了有利條件。吳随即展開大舉攻楚的準備,争取與楚有矛盾的蔡、唐兩國作為吳的盟國,使楚北方門戶洞開,為爾後避開楚軍防守正面實施突襲創造了條件。又出兵攻越,給楚造成吳不會大舉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間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戰的子期,而用貪鄙無能的子常為帥。

  公元前506年冬,吳王阖闾親率其弟夫概王和伍子胥、孫武、伯嚭等,出兵沿淮水攻楚,由楚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吳軍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于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北),并展開追擊,長驅攻入楚都郢(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由于懷有強烈的個人複仇願望,伍子胥在楚未能安撫民心,緻使吳軍難以立足。

  夫差繼承王位後,任命伍子胥為相國,伯嚭為太宰,積極訓練軍隊,重振吳國軍事力量。二十六年,吳國為報前仇,出動精兵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椒山)大敗越軍。越王勾踐派人向吳王求和,吳王夫差将要應允,伍子胥表示反對。但吳王争霸中原心切,遂不聽伍子胥勸阻,與越國達成和議。準許越國成為吳國的屬國,囚禁勾踐和大夫範蠡3年。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年),夫差聞齊景公死,齊國内亂,大臣争寵,發兵攻齊,結果,敗齊師于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一說在今山東泰安東南),夫差更加驕傲自負。在吳國攻齊的4年中,越王勾踐用子貢之謀,一面率越軍助吳,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賄賂太宰伯嚭,使伯嚭在吳王面前為越王說好話。從吳王及列士皆有饋遺,吳人皆喜,唯伍子胥對此深為憂慮,但吳王受了伯嚭的挑唆,不僅不信任伍子胥的計謀,反而懷疑伍子胥有二心,遂賜劍命其自殺。伍子胥仰天歎息,對他親近的門客說:“你們一定要在我的墳墓上種植梓樹,讓它長大能夠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懸挂在吳國都城的東門樓上,來觀看越寇怎樣進入都城,滅掉吳國。”于是自刎而死。吳王聽到這番話,大發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皮革袋子裡,漂浮在江中。

  其後,果不出伍子胥所料,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十五年)率全國精銳部隊北上黃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與晉争長。越王勾越伺機調集四萬九千大軍分兩路,一路斷吳歸路,一路直搗吳都。又經笠澤之戰和對姑蘇的長期圍困,遂置吳國于死地。夫差請和,越不許,夫差終于自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