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595章 平定南中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瘋子161414 3147 2024-01-31 01:13

  p

  “貧道……”

  寇謙之剛要開口應承下來,可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卻又說不出來。

  因為他很清楚,一旦下定決心讓新天師道走出去,帶來的可不光是榮耀,還有犧牲。

  如果他們什麼也不做,老老實實待在中土,完全可以享受安甯生活,何必去域外受苦?

  但是!他若今日弗了雍王之意,未來天師道必将被雍王抛棄。

  他永遠也忘不了當年與師父觐見雍王的場景,正是那一次會面奠定了道教複興。

  也正是那一次會面之後,他從師父那裡知道了佛門拒絕了雍王拉攏。

  結果佛門從此開始步入深淵,至今仍還看不到希望。

  而眼前這次選擇,對佛道兩家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

  寇謙之相信,若他不能牢牢抱緊雍王大腿,今日之佛門将是未來之道教。

  想到這兒,他一下子握緊了拳頭,暗道:“絕不能讓道門在我手上衰落。”

  再說,這去海外冒險對新天師道來說也是揚名機會,若能尋到一兩座‘仙山仙島’,必将大大擴大道門影響力,對日後傳教大有裨益。

  心意已決,他向雍王稽首拜道:“貧道願率徒衆為河西探索域外,也願将大天尊的慈愛播撒至異國他邦。”

  衛朔面露欣喜地點了點頭,寇謙之的态度讓他十分滿意。

  果然還是自家人貼心,不像佛門總是又臭又硬。

  對于新天師道能不能在域外發揚光大,并非衛朔關注重點。

  他更看中新天師道能夠作為華夏對外交流的使者,既把華夏文明帶向世界各地,也把外面的好東西引進來中土。

  畢竟,隻有與各個文明不斷交流,才能促進華夏文明進一步發展、壯大。

  因為文明之間的交流,除了物質交流外,還會促進科技、文化等全方位提升。

  曆史上,華夏文明與外界交流的機會不多,而能夠給華夏帶來裨益的文明更少。

  放眼華夏四周,除了蠻夷還是蠻夷,而這些蠻夷除了仰慕華夏文明外,隻會搞破壞。

  甚至還需要借助華夏來實現自身進步,而他們除了給華夏帶來落後、野蠻、傷害外,再無任何用途。

  而此次衛朔推動對外交流,便是想用西域汗皿馬、美洲玉米、土豆、古希臘文化、古羅馬軍事等等一切,來進一步促進華夏文明大躍進。

  除此以外,不同文明間交流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絲綢之路,給華夏帶來數也數不清的利益。

  中亞乃至于西亞,以及更遙遠的地中海文明,都對華夏絲綢、瓷器、茶葉極度渴望。

  如能通過交流,進一步擴大現有絲綢交易規模,必然能讓華夏賺個盆滿缽滿。

  因為曆史已經告訴衛朔,在工業革命興起前,華夏一直是世界經濟中心。

  不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衛朔來自現代,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海外開拓有多麼艱難。

  以河西開拓夷洲島而言,如今兩年過去了,河西勢力依然沒能深入島上核心。

  想到這兒,他不禁肅穆道:“華夏從未向大海邁出腳步,你們将是先行者。”

  “其中難度一點兒不比博望侯鑿空西域來地簡單,甚至更艱難一些。”

  “你可下定了決心?”

  “為了把道統傳向域外,貧道不懼任何艱辛。”

  “好!爾既有此宏願,孤便助你一臂之力。”

  “你即刻從教中挑選出合适人選,然後前往夷洲島找伯祚與休之,他們會安排妥當。”

  ……

  就在衛朔坐鎮洛陽,忙着整頓中原時,當初逃亡南中的谯縱終于撐不住了。

  當初侯産德作亂時,谯縱曾抱有幾分期望,認為河西軍遲早會敗退關中。

  殊料,侯晖隻泛起了一點兒沉渣,很快就變得風平浪靜。

  等王買德開始大規模遷徙蜀中豪族,才讓谯縱徹底感到驚慌。

  果然,等各地豪族被遷走,河西開始蜀中大規模推行均田制,局勢頓時穩定下來。

  面對谯縱躲在南中不出,王買德也沒有急于派兵攻打,而是采取了封鎖圍困之策。

  南中雖然地勢險要,不易攻取,卻也偏僻荒涼沒甚産出。

  若無外界輸入,當地人隻好飲毛茹皿,過上原始生活。

  面對河西全面封鎖,谯縱尚忍得住,可那些南中大姓、土著夷民卻受不了了。

  别看谯縱頭上戴着蜀王頭銜,但南中七郡真正主人,卻是南中大姓與土著夷帥。

  從兩漢時開始,不斷有漢人豪強為躲避戰亂而逃入南中地區。

  南中地區土著民族衆多,地理環境險惡。

  這些漢族移民不得不以皿緣為紐帶,聚集在一起生活,從而形成“大姓”。

  到了東漢後期,這些“大姓”已經成為南中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

  他們擁有私人武裝和地盤,與土著“夷帥”進行聯姻,稱為“遑耶”,成為南中統治者。

  這些大姓仗着南中地理險惡,對中原王朝一向是強則服、弱則叛。

  漢末魏晉以來,中原戰事不斷,對南中控制力減弱,南中大姓由是叛降不定。

  如今河西強勢入主蜀地,南中大姓故态複萌,想要拿谯縱向河西投降。

  但谯縱也不傻,他很快察覺到南中大姓對他不懷好意。

  走投無路之下,谯縱隻好搶在南中大姓叛亂前向河西投降。

  三月底,谯縱使者抵達成都,向蜀中都督王買德、刺史馮跋提出投降。

  王買德接受了谯縱請降,但并未解除南中封鎖。

  他隻是把谯縱一家遷往長安,交給雍王處置,大軍則繼續駐紮在南中邊境。

  王買德不是沒想過派兵深入南中,但現實卻讓他不得不打消此念頭。

  曆史上,南中地區大緻是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并發生了七擒孟獲的故事。

  平定南中後,蜀漢在南中共設七郡之地,即牂柯、越嶲、朱提、建甯、永昌、雲南、興古等郡。

  如此廣袤地盤,河西沒有理由放棄,但南中不僅地理環境險惡,且民情複雜。

  其境内瘴氣橫行,遍地是蛇蟲鼠疫,又生活着人數衆多的土著夷民。

  因為沒有把握一勞永逸地解決南中之地,故王買德甯願封鎖困死南中。

  哪怕南中大姓再三表示願意臣服河西,願奉雍王為主,他依然不為所動。

  眼看南中環境持續惡化,南中大姓與土著夷帥再也無法坐視不下去。

  四月中,大姓爨氏率部曲數萬,正式起兵造反,由此南中大亂。

  王買德雖然不敢派兵深入南中,但防守叛軍入侵蜀地卻是綽綽有餘。

  他以胡藩為主将,率精兵扼守南中入蜀之關鍵——旄牛路。

  結果,任憑爨氏部曲與土著青壯攻勢猛烈,卻始終被擋在南中境内不得前進一步。

  如此攻打了半月有餘,南中叛軍損失慘重,卻戰果寥寥。

  期間胡藩等将曾建議趁機招降叛軍,卻被王買德給嚴詞拒絕。

  并非王買德絕情狠毒,而是他早看透了南中大姓本質。

  從兩漢以來,南中地區一直處于自治狀态。

  尤其魏晉以來,中原王朝衰落,竟讓南中自治傾向越來越有向獨立方向發展。

  那些南中大姓早不以華夏自居,而大多已被夷化,融入南中土著夷民之中。

  若想擺脫當前困局,必須徹底鏟除南中大姓。

  而王買德拒絕南中大姓投誠,就是要将其逼向絕境,讓他們在走投無路之下,徹底放棄自治幻想。

  而事情發展果如他所料,南中叛亂并未給南中大姓帶來好處,反倒讓其處境更加艱難。

  至四月底,爨氏首領不得不向河西無條件投降,至此南中七郡遂歸河西所屬。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