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吉上書,大家看看吧。”
處理完了這件事,徐階意得志滿。
你高拱被封上柱國又怎麼樣?
這朝廷的掌控權還不是要把握在我的手中?
高拱接過趙貞吉的奏章看了起來,然後不動聲色地傳給了馬芳,依次相傳。
趙貞吉上奏的内容簡單而直接,就是秋後算賬,這個賬是針對嘉靖帝曾經寵信的方士。最具代表性的兩個人。
邵元節和陶仲文。
而且這兩個人都已經死了,但是趙貞吉彈劾要剝奪這兩個人的诰命,而且要毀掉這兩個人的牌坊,沒收這兩個人的田産。還要全部拆除皇宮内,嘉靖帝曾經建造的道宮。
看完之後,衆人都默然。
這沒有什麼可說的,這一切都是緊緊遵循先帝遺诏的内容,這是政治正确,沒有人能反對,敢反對。高拱心中也佩服趙貞吉,老辣至極,重返禮部尚書,這火燒得正确而熱烈,一下子就重新樹立了威望。
“早該如此!”
衆人沉默了一會兒,見到依舊沒有人說話,徐階的臉色已經微微下沉。張居正便率先開口道:
“邵元節和陶仲文必須清算,如此可警醒後人,以免再有投機取巧之輩,重蹈覆轍。皇宮内的道觀也必須拆除。皇宮是大明中心,皇家之地,卻建造玉熙宮,玄都觀等等,哪裡還有皇家體面?”
高拱心中便有些膩歪,這個道理誰不知道?還用你說?大家不語,就是同意了,趕緊讨論下一議題得了呗,還需要你在這裡為趙貞吉捧臭腳?
羅信聽到玉熙宮三個字,心中倒是一動。不過臉上的神色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這件事很快地通過,沒有人反對。徐階心情大爽。又研究了一個議題,衆人散去。
羅信回到自己的值房,見到張居正還沒有回來。便坐在那裡細細思量。嘴角微微上翹,泛起了一絲冷笑。
耳邊聽到腳步聲,琴雙收斂了笑容,拿起桌子上的文案,看了起來。
“吱呀”門響,張居正滿面春風地走了進來。
“不器,忙着呢。”
“嗯!”羅信點頭。
見到羅信不想說話,張居正便也不言語,拿起桌子上的文案,低頭看了起來。
茂盛胡同。
羅信腳踏月光走了出來,上了車轎,向着羅府行去。
第二日。
朝廷便發出聖旨,内容便是對邵元節和陶仲文的處理,皇宮之内,也開始拆除道宮。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對徐階的贊揚之聲直沖雲霄。連續不斷的好消息傳到徐階的耳中,讓徐階滿臉笑容,興奮地在地上轉了好幾圈。
但是……
到了下午,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讓徐階的好心情一下子變得糟糕。
坊間開始流傳一些故事。
所謂故事,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這個故事的内容便是嘉靖帝還活着的時候,嘉靖帝所在修煉的道宮,玉熙宮着火了,毀于一旦。而當時正值天下糧荒,民不聊生。但是,我們現在的内閣首輔徐階徐大人,就在上午被大家歌頌的徐大人,勇于責罰邵元節和陶仲文的徐大人,就在那個時候,卻不顧民不聊生,不顧百姓于水深火熱,用于赈災的款項去給嘉靖帝重修玉熙宮,緻使天下大亂……
這一段故事,朝野上下都知道。根本不算是謠言,所以是故事。
隻是這個故事在一個中午的時間,便傳遍了整個京城,而且其它州府也在傳播。
一下子官場上歌頌徐階的聲音沒有了,整個官場都變得沉默,仿佛雷雨之前的沉悶。
徐階能夠做什麼?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他掩蓋不了。
一時之間,心亂如麻。
但是,這還沒有結束。到了第二天,新的故事又在京城傳播開來。
這次故事說的是,當初徐階在内閣為次輔的時候,為了和嚴嵩争寵,整天為嘉靖帝寫青詞,而且還為嘉靖帝試丹藥。更是經常被發跣足,頭戴草環,跟着嘉靖帝一起請神。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的,而且在他入閣後的幾十年來,做過無數回。很多官員都知道。
身位宰輔,這就很是……不堪入目了……
當這個消息傳到徐階的耳中的時候,徐階瞬間滿臉通紅,羞憤欲絕,這一刻他感覺到自己不僅沒有臉面再在朝堂立足,都想一頭碰死。
自己做過這些事情,大家不說也就罷了。一旦曝光,那真是如同被剝光了衣服。
趙貞吉如同木雕一般坐在禮部的大堂上,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上書,自己的第一把火,将自己的恩主徐階拉下了水。
張居正也呆呆地坐在羅信的對面,低着頭,滿面灰色。自己在内閣會議上,還幫着趙貞吉宣揚。
事情有些難辦。
邵元節和陶仲文兩個人都死了,你趙貞吉還揪住不放。那如今的徐階,你趙貞吉彈劾不彈劾?
你徐階還責罰邵元節和陶仲文這兩個死人,臉呢?
第三日。
又有故事傳播了。
這個故事引起的轟動更大。
畢竟前兩個故事都是發生過很久的,對現在的官民沒有什麼影響,大家就是看個樂子。但是,這第三個故事,可是與官民都有關系。
這個故事的内容就是錢荒,而且傳播中說,就是徐階和張居正這兩個人,為了應對錢荒,準備發行新寶鈔。
有着前兩個故事鋪墊,這第三個故事的威力就大了。
這徐階簡直就是禍國殃民啊!
羅信通過陸翠翹連續傳播出去三個故事,這三步實在是太犀利了。讓徐階一時之間,灰頭土臉。
更關鍵的是,徐階必須盡快解決錢荒的事情。一方面是錢荒的事情也必須要解決了,各地州府錢荒的事情十分嚴重,已經開始激化了矛盾。另一方面,當初定下的三個月時間,已經剩下不到一個月了。
而且如果不能夠解決錢荒的事情,他徐階的名聲就徹底臭了,别說是幫助張居正走上首輔之位,就是他這個首輔恐怕都得辭職了。
什麼?
不辭職?
臉呢?
六個内閣大學士再次坐在會議室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