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緒激動的,有垂頭喪氣的。不過,垂頭喪氣的居多。”
羅信喝了一口粥道:“有人去内閣找過徐階和高拱嗎?”
“有,當然有,時時刻刻都有。”
羅信不由皺起了眉頭道:“他們又聚起來去堵内閣?”
“這倒是沒有,他們不是串聯一起去的,而是三三兩兩去的。而且往往是下一批去了,上一批就立刻離開。”
羅信神色略緩道:“他們還去鬧俸祿?”
“鬧個屁啊!”陶興彥道:“這個時候,誰還敢提俸祿的事情?一個是被陛下給打怕了,另一個也丢不起那個臉。如果這個時候還提漲俸祿的事情,豈不是在告訴天下人,他們當初堵宮門就是為了漲俸祿?
鬧了一下倒好,他們自己都不提了。”
羅信也不由微微歎息了一聲道:“這是何苦?”
“是啊!”
“那他們去内閣做什麼?”
“想要内閣去面聖,請求聖上放了海瑞等人。”
“徐階和高拱去了嗎?”
“沒有!”陶興彥搖頭道:“不過,陛下倒是有一道旨意傳了出來。”
“嗯?”羅信驚訝地挑了挑眉毛。
他這兩日都在大牢中,對外面的事情還真是不知道。
“陛下說了什麼?”
“陛下說,如果未經傳召,有任何官員出現在禁門外,便立刻抓進大牢。一旦被抓進去,就不要想着再出來了。”
“陛下瘋了?”
羅信不可置信地說道,嘉靖帝以前雖然也是天性涼薄,但最終還是有底線的,此時根本就沒有了底線。
“是啊!”海正道:“這豈不是視群臣如仇寇?”
羅信不僅擔心了起來道:“那……群臣就沒有什麼反應?就沒有群情激奮,醞釀更大的風暴?”
在羅信看來,那些官員都敢為了俸祿去堵門了,此時嘉靖帝如此視群臣為仇寇,恐怕群臣會更加憤怒地去堵宮門了吧?
卻沒有想到張洵等人卻搖頭道:“沒有!”
“這……”羅信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想想也正常。”張洵歎息了一聲道:“實際上在陛下登基三年那一場大禮儀的風暴中,大明官員的脊梁就已經被打掉了。如今過去了近四十年,如果不是大部分的官員過不下去了,是不敢去堵門的。沒有想到,這次陛下更狠,已經沒有了脊梁的官員,怎麼會再次去堵宮門?
隻不過心中有怨氣,非大明之福啊!”
“是啊!”雲知秋也歎息了一聲道:“心中有怨氣,自然不會好好辦公,有時候恐怕還會特意将事情辦壞,大明……如此會動搖國本啊。”
“對了!”陶興彥突然開口道:“百官如今對你的怨言也很大。”
“我?”羅信驚訝了一下,然後随後恍然地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陶興彥接着說道:“第一,你沒有去皇宮堵門,這便是沒有和他們站在一個隊伍中。當然,你貴為三品,實際上算上你的虛職,你貴為從二品,不去堵宮門也沒有什麼。但是,當後來内閣那些人都出現了,你還沒有出現,這些人便對你有了怨言。”
羅信便笑道:“你們不是也沒有去堵宮門,他們就對你們沒有怨言?”
“怎麼會沒有?”一旁的張洵苦笑道:“如今都沒有幾個人願意和我們說話了。”
“呵呵……”羅信笑了兩聲,又将目光望向了陶興彥。
陶興彥便繼續說道:“第二,你不僅沒有去堵宮門,反而成為了審理此案的主審管,這便是站在了百官的對立面。他們自然對你的怨言很重。”
羅信默然片刻道:“有怨言就有怨言吧,隻是希望能夠将此事拖下去,也能夠将那五十三個在天牢内的官員多救出來幾個。你們不知道天牢内的環境,就那些官員四體不勤的體格,我覺得關押的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會死一大半。”
“他們還沒有認錯的?”
“沒有!”
“那……你有辦法?”
“再餓一天吧。等到第四天,應該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到那個時候,我再去看看。我明天就不去了,否則,這些人會認為是我在求他們似的。唉……”
“唉……”張洵也歎息了一聲道:“他們這是何苦?即便是他們不認錯,最終死在了大牢裡,或者被陛下殺了,他們也賺不到一絲一毫的名聲,反而盡是污點,留下千古罵名。”
“怎麼會?”羅信吃驚道。
“我來說吧。”雲知秋道:“不器,你忙着審理此案,沒有去酒肆茶坊,如今在酒肆茶坊内流傳着一種謠言。說是百官堵宮門,就是因為看到了大明财政好轉,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官員覺得百姓的日子都過好了,他們的日子應該更好,所以才去堵宮門,要求漲俸祿,這才被陛下抓起來。”
“而且……”
“而且什麼?”
“在酒肆茶坊中有很多人在罵那些官員,将言論引導至對百官極為不利的局面。大明官員的名聲毀了。
幾千年來官員的名聲從來沒有被如此毀過,陛下太狠了。”
羅信怔怔地坐在那裡,不用想,就知道這一定是嘉靖帝安排錦衣衛和東廠來推動的此事。這很符合嘉靖帝的性格。
你不讓我好,我就讓你更不好!
你不讓我過好年,我就讓你更過不好年。
“砰!”
此時在高拱的府中,高拱狠狠地一拍桌子,臉色變得極為陰沉。
“陛下……這真的是将群臣視為仇寇啊!”兩行老淚滾滾而落:“陛下啊,如此行事,讓百官威嚴何在?讓百官體面何在?
如何治理天下,如何面對百姓?
百姓會如何看待百官?至此以後,官員治理地方,會遭遇成倍的困難。因為百姓不再信任官員。一個官員能夠為俸祿去堵宮門,怎麼會不是貪官?
陛下啊,您這是在毀大明的根基啊!嗚嗚嗚……”
徐府。
徐階的臉色極為陰沉,一雙淡眉緊鎖,最終卻化為無奈的一聲長歎。低聲呢喃道:
“大明危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