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邢王李晃,壽陽公主李昭
“……”所有人都無語了,合着就隻是這麼一個缺陷啊?
你們也太吹毛求疵了吧?
能有二十七位國王獻上須發,就已經很不錯了,你們還想鬧哪樣?
對于衆人的怨念,岑文本仿若未覺,繼續道:“不過陛下也不用失望,因為越王殿下現在已經将刀鋒對準了天竺,天竺和南洋一樣,同樣是諸國林立,甚至比南洋還要混亂。
隻要征服了那裡,有的是須發給陛下重新打造一頂皇冠出來。
”
“不用了,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接過皇冠,李世民笑道:“貞兒有這個心就夠了,這個皇冠朕很喜歡,就這樣吧。
”
“對了,還有這個。
”岑文本将另一個盒子也拿了過來:“這是一套鳳飾,所用材料和龍飾一模一樣,是越王殿下獻給皇後娘娘的。
”
燕妃雖然還沒有進行冊封大典,但冊封儀式诏書畢竟已經下達,所以岑文本稱呼她為皇後并不為過。
李世民打開盒子,果然質量雕工都和龍飾一般無二:“貞兒有心了,這套東西,朕會交給他母妃的。
”
又看了一會兒玉飾,李世民越看越喜歡,而且今天是他的好日子,這樣的東西如果不今天佩戴,就失去意義了,便道:“諸位且先坐一會兒,朕想離開一下,将這套配飾換上,待朕回來,咱們再叙君臣之誼,玄齡玄成還有克明,這裡先交給你們了。
”
三人立刻站起來:“陛下且自去,這裡交給臣等就夠了。
”
“陛下,陛下……來了,來了……”李世民剛剛佩戴上新的配飾,正準備迎接群臣們的贊美,但就在此時,一個小黃門跌跌撞撞的沖了進來,一邊跑一邊大聲疾呼。
“怎麼回事?
”李世民眉頭頓時皺起,朝旁邊的王亭初厲聲喝道:“這是何人,為何要沖撞壽宴?
門外禁軍為什麼不攔着他?
拉出去杖斃了。
”
“陛下請勿生氣,此人乃是奴婢的幹兒子,小黃門王定。
”王亭初看到小黃門,卻是喜笑顔開:“陛下,您不是派奴婢時刻盯着宮門,迎接越王的傳信使者呢嗎?
而且還賞了奴婢一塊令牌,說是百無禁忌,隻要見到越王的使者,不論陛下在幹什麼,可直接面見您,任何人不得阻攔的嗎?
”
“你是說……”李世民忽然由怒轉喜,驚喜的看着王亭初:“你的意思是說,朕的孫兒,已經出世了?
”
“怕不就是如此了。
”王亭初笑眯眯道:“算算時間,怕應該就是最近幾天了嗎?
”
李世民立刻沖到小黃門王定跟前,急不可耐的催促道:“快快快,快将貞兒的信給朕。
”
“是。
”王定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現給李世民。
李世民連忙結果,連火漆封印都沒有查看,便急不可耐的撕開了封口,迅速浏覽了一遍,忽然将信紙一扔,仰天大笑:“一月十六……一兒一女……龍鳳胎……沒想到竟然是龍鳳胎,好,很好,哈哈哈……真是太好了,哈哈哈……”
岑文本也意識到了事情的真相,連忙問道:“陛下,莫非是越王妃,誕下了皇孫?
”
“沒錯,媚娘為朕誕下了一對孫兒,一男一女,龍鳳胎啊,哈哈哈……”
房玄齡恭賀道:“聖上雙喜臨門,此乃大唐之服,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
“聖上雙喜臨門,此乃大唐之服,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
“聖上雙喜臨門,此乃大唐之服,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
“聖上雙喜臨門,此乃大唐之服,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
“……”
大家也明白了事情的始末,紛紛上前恭喜。
“大家同喜,同喜,哈哈哈……”
岑文本撿着書信過來道:“陛下,殿下請陛下給兩位小殿下賜個名字呢。
”
“名字,對啊,是得起個名字。
”李世民喜歡起名字,是衆所周知的,而且他這這一次也是早有準備,甚至在武媚娘剛懷孕沒多久,他就親自寫信,将孩子的命名權搶了過來。
李世民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才擡頭道:“原本朕是準備給男孩兒起一個名字,叫作沖的,但是今天是朕的大壽,孩子出世的消息偏偏在今天傳到了朕的耳中,這莫不是天意?
既然如此,那時大名就叫做晃(三聲)吧,至于小名,就叫小壽兒吧,取大福大壽之意。
”
“皇上英明,壽這個名字起的實在是太好了。
”李世民話音一落下,岑文本一個輕飄飄的馬匹便遞了上去。
至于‘晃’這個名字,他是不敢評價的,日在光上,意指光明,這可是一個很不得了的字在,尤其是這個名字是出現在皇家的時候,那意味就更加令人尋摸了。
“哈哈哈……朕也很喜歡,那就這樣定了吧,對了,還有朕的小孫女。
”作為女兒控的李世民,對于孫女兒尤其喜歡,不自覺的裂開嘴,道:“今天雙喜臨門,小名叫做重(同蟲)喜兒吧,至于大名的話――就叫昭吧。
李昭,李晃,不錯,不錯,就這麼定了,想來貞兒也不會說些什麼。
”
“聖上英明,兩個名字都很不錯,想來殿下應該會非常喜歡的。
”岑文本笑道,昭同樣是光明明亮的意思,和晃可謂相得益彰。
“對了,兩個孩子,誰更先出生?
”李世民又問道。
岑文本回答道:“啟禀陛下,信紙上說的很明白,縣主出生的更早一些。
”
“郡主?
”李世民眉頭一皺:“朕的孫女怎麼能是縣主呢?
來人啊,拟制:越王喜得子女,皇家有後,朕心甚喜……特晉封王長女李昭為壽陽公主,食邑一千戶,王長子李晃為邢王,食邑一千戶,欽此!
”
“陛下。
”房玄齡的速度很快,李世民話音剛落,他便舉着一張墨迹未幹的紙呈了上來――原本起草诏書的任務輪不到他,因為中書令是由長孫無忌擔任的,但是長孫無忌去了越州,便由房玄齡擔任檢校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