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沈月瑤想到種黃豆,都想着趕緊進空間種植黃豆。
但此刻還要給大寶二寶做早飯,所以沈月瑤顧不得去空間種植黃豆。
待大寶二寶醒來洗漱後,剛走到餐屋這邊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香味。
他們肚子都餓了。
“娘一定做好吃的了。”
“還有豆漿的味道,可以喝豆漿了。”
“喜歡加糖的豆漿,甜。”
“娘說不能多吃糖,牙齒會壞掉會疼。”
“可是喜歡喝。”
“昨天我們還喝珍珠奶茶了。”
大寶二寶說着話,一起進屋。
兩寶很有禮貌先叫人。
蘇老夫人拉着他們在餐桌前坐下來。
兩寶看着一桌子豐盛的早飯都驚呆了。
他們還從未早飯吃這麼多的東西。
沈月瑤笑着道:“想吃什麼就吃,每一樣做的不多,不會浪費了。”
沈月瑤早飯做的比較精緻。
蘇家人吃早飯,倒是很少如此豐盛精緻。
一般都午飯或者晚飯做的豐盛一些。
大家光是看着都覺的很好吃。
大寶二寶眼睛亮晶晶的坐在椅子上看着。
待大家都坐下來了,蘇老夫人道:“先吃飯,吃了飯送大寶二寶去國子監。”
蘇二丫笑嘻嘻的道:“大寶二寶弟弟,今天早飯可是跟着你們能吃好吃的呢,這麼豐盛,看着什麼都好吃。”
蘇雪衣對大寶二寶道:“這是你們奶奶和你們娘她們早晨專門起來給你們做的,就是為了讓你們吃好。”
大寶二寶乖巧的道:“謝謝奶奶,謝謝娘,謝謝大丫二丫姐姐。”
兩寶被蘇雪衣和沈月瑤教導的非常有禮貌。
在家裡對着長輩都很尊敬。
蘇老夫人道:“快先吃飯吧。”
雖然說現在時間還早,但蘇老夫人覺的别給大寶二寶弄什麼緊張的心情。
沈月瑤一直在看着大寶二寶,沒看出他們有什麼緊張的情緒,便松了口氣。
就擔心兩寶考試前緊張。
兩寶開心的吃飯,每一樣都吃了點。
也許因為兩寶在柳河村的時候有過吃不飽餓肚子的時候,所以他們吃飯不挑食,什麼都覺的好吃。
他們每一樣都吃了點。
待他們吃飽了,沈月瑤将書包給他們拿上,然後跟蘇雪衣一起送他們去國子監。
反正時間還早,走路一刻鐘也就到了。
所以沈月瑤和蘇雪衣就牽着大寶二寶的手往國子監走去。
路上還能吹吹風看看風景。
快到國子監門口那條路的時候,路邊都有很多擺攤的人。
有賣吃的有賣菜的也有賣日常用品的。
一些攤位前還聚集了很多人。
沈月瑤觀察着道:“果然還是書院附近人流量多,大家都知道過來做生意。”
“這邊擺攤不管嗎?”
蘇雪衣搖頭道:“不會管,除非有人擋在店鋪門口,擋着店鋪做生意會管,一般不會管,都是附近一些村民或者一些小商販過來賣點東西。”
似乎知道沈月瑤心中的疑惑,蘇雪衣繼續解釋道:“國子監跟别的書院不一樣,大多都是世家子弟以及一些勳貴人家的子弟在裡面讀書,再就是有些學問極好的人來讀書,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早晨來上學下午放學回家,學生多,有時候各府的管事來接,順便也會采買一些東西回去,這邊的生意倒也不錯。”
沈月瑤點了點頭,她心裡明白了,也就是說國子監不封校,學生可以自由進出,雖然旁人無法進出,但學生可以出來就能買東西了。
更何況國子監的學生們大多家境也不錯,哪怕寒門學子那也是中了舉人後才有資格進國子監讀書,手裡怎麼也是有銀子的,買點東西對他們來說很輕松。
就這樣一邊觀察着,沈月瑤和蘇雪衣一邊将慢悠悠的将大寶二寶送去國子監門口。
雖然這會時間還早,但也許是童學班入學考試,大家都比較重視,陸陸續續也有馬車過來。
有的看着是管家将他們少爺送來。
“少爺,國子監到了。”
“少爺,老爺說了,讓你一定要好好發揮。”
一個看起來八九歲的小少年從車上下來,不耐的擺了擺手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奴才要在門口等着少爺,少爺有事就可以出來喊一聲。”
那個管家沒說趕馬車回去。
還有的是兄長來國子監讀書,兄長送弟弟過來。
“好好考試,進了國子監,平日就一起來國子監上課。”
“啊,大哥,我……我不想考試。”
“你享受了家族給的榮華富貴,就要好好學習,想辦法為家族争光。”
那個小少年都要哭出來了。
也有的父親親自送,也都認真囑咐幾句。
不過大家看到不遠處過來的蘇雪衣夫婦,都驚愣了下。
主要是大寶二寶是雙胞胎,長的非常像,再加上兩寶才四歲的年紀,看着都讓人吃驚。
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就要來考試了。
要知道國子監的童學班沒一定的學問根本考不進去。
名額雖然多,但也隻是有機會參加考試的名額。
真正能不能考進去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有個小胖少年看過來,驚訝的道:“爹,好小的弟弟啊,好好看啊,一模一樣。”
那位大人一看,一下子認出蘇雪衣來了,激動的就趕忙從馬車上下來。
趕忙來到蘇雪衣面前道:“蘇大人,沈孺人!”
這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
此人是平聶伯府的平聶伯的兒子,聶老爺聶建舉。
根據蘇雪衣的了解,此人擅長鑽研學問,隻是屢屢考試都沒考上,隻有秀才功名。
奈何如今的平聶伯府到這一代就要收回伯位了。
聶建舉自認為不是科考的料才,隻能寄希望在兒子身上。
所以早早找了夫子給兒子啟蒙。
國子監童學班重新開了,他就趕忙想着送兒子來參加考試。
國子監的夫子水平自然不是常人能比。
聶建舉雖然科考不行,但他喜歡鑽研學問。
尤其得知拼音識字的方法,那真是如癡如醉。
隻覺的越學越震撼,隻不過還有不太懂的地方,他就想着請教。
可是蘇大人是大忙人,是皇上眼前的紅人,那麼多大臣大人都想着跟蘇大人請教。
不過皇上都下令了不允許私下裡官員圍追堵截吓着别的官員。
其實擺明了皇上是說給旁人聽,不讓大家叨擾蘇大人。
他隻能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等着拼音解字的字典拓印出來。
哪想到在這裡碰到蘇大人了。
蘇雪衣和沈月瑤跟聶建舉互相見禮。
“蘇大人也是來送孩子考試的嗎?”
說實話,聶建舉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麼小的孩子,聽說蘇大人的孩子才四歲啊。
竟然就去參加國子監童學班的考試了。
蘇雪衣點頭道:“嗯,送兩個孩子過來參加入學考試。”
聶建舉對自己兒子招手道:“聶帆,快過來,這是蘇大人的兩個弟弟,一會進去的時候多照顧着點。”
聶帆七歲,看着比自己小的兩個弟弟,好奇又激動。
“爹,這就是研究出拼音的蘇大人家的弟弟嗎,好可愛。”
沈月瑤看着眼前被叫聶帆的小少年,白白胖胖的樣子,隻覺的也很可愛。
聶建舉激動的點頭,“對,對,是這樣,所以你一會帶着進去。”
聶建舉想說你兩個弟弟,但這樣說,會讓蘇大人以為他想攀附。
隻能忍住了。
但小孩子之間自由稱呼就沒什麼。
他隻是癡迷研究學問。
聶建舉喜歡鑽研學問,但不懂變通不懂政事,所以寫的文章很一般,以至于隻是個秀才。
他考了幾次鄉試都沒中,後面也就不考了。
他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若是兒子有出息了,為大燕朝做出貢獻了,就有機會保留伯府的爵位。
聶建舉雖然不擅科考,但他卻覺的蘇大人夫婦能力很強,跟蘇大人夫婦多學習準沒錯。
也許人家的兒子也是神童啊。
當年蘇大人三歲就已經享譽整個京城了。
寒暄了幾句,時間也不早了,沈月瑤要讓大寶二寶進去考試。
“娘交代你們的事情,你們t都記住了嗎?”
大寶二寶還是第一次參加考試,兩寶不但不緊張,還一副很興奮的樣子。
大寶二寶認真點頭。
“娘,我們都記住了。”
“娘不要擔心,我們會照顧好自己。”
“你們要考一整天,中午在考場裡吃飯,要記得娘教你們的,還有給你們備用的藥,都知道怎麼用吧?”
雖然知道大寶二寶比同齡人聰明,但沈月瑤還是忍不住囑咐幾句。
她聲音溫柔很有耐心。
周圍到來的小少年們看到這一幕,都對着大寶二寶露出羨慕的神色。
他們也想讓爹娘來送他們。
可是爹娘都忙,還講究規矩,不會來送他們。
說了不能讓人覺的他們長于婦人之手。
大家族的男子們,從小不能跟着母親學習,都是被父親或者安排的夫子親自教導。
母親不得管他們學習的事情。
但這些小少年們年紀都小,心裡其實也是想親近母親的。
當然也有庶出的子弟,那就是嫡出學問不好,隻能将名額讓給庶出了,這些都是各大家族家主決定的事情。
大寶二寶都認真點頭。
“娘,我都知道。”
“娘放心,我們會好好考。”
他們剛剛聽到很多人都在讓進去的那些哥哥們好好考。
他們意識到好好考很重要。
就跟爹一樣,考的好了爹才能做官,他們一家才能來京城。
蘇雪衣溫聲道:“進去吧,考試完我和你們娘會來接你們回家。”
大寶二寶點了點頭,揮動了小手進去了。
聶帆比他們大兩歲,懂的多一點,不過也用羨慕的語氣道:“你們娘真好,很溫柔。”
二寶點頭道:“嗯,娘最好。”
“娘什麼都會,會做好吃的,會給我們做書包,會給我們講故事……”
說起他們娘,大寶二寶都能有說不完的話,眼睛都亮晶晶的。
聶帆覺的他娘隻會訓斥吼他。
隻要他哪裡做的不好,就會說她。
他知道,娘在伯府後宅壓力也大,怕他的庶出弟弟将他比過去。
他跟庶出弟弟見了都跟陌生人一樣。
可眼前兩個弟弟關系一看就很好,很和諧。
聶帆雖然才六歲,但家裡兄弟姐妹多,還是各房的,以至于他小小年紀懂的多,心思也格外細膩敏感。
待大寶二寶進去了,沈月瑤和蘇雪衣便準備回去了。
不過因為剛剛聶建舉真誠的想請教拼音,蘇雪衣便也指導了一番。
可把聶建舉激動壞了,連連感謝。
想着回頭再好好交代兒子,在學院裡一定要好好跟蘇大人的兒子相處,要多多照顧。
……
蘇雪衣送了大寶二寶後便去翰林院上值了。
沈月瑤則沒着急回家,她在國子監附近的街道兩旁逛那些攤位。
竟然發現了賣黃豆的。
沈月瑤正好需要黃豆來種植。
坐在那裡擺攤的是一個老婦人,拿了個闆凳坐在角落裡,前面放了兩個很大的大框,大框裡放着黃豆。
還有一個背簍,背簍裡也放着黃豆。
婦人看着穿着粗布補丁衣服,但收拾的很幹淨。
隻是她腳上的草鞋看着都破了。
這個季節雖然暖和了,但早晨和晚上還是會有些冷,大家都穿布鞋,還真沒人穿草鞋。
她待在角落裡也不太會跟人說話,也不太會吆喝,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勞作曬的。
沈月瑤走了過去,看着框裡和背簍裡的黃豆,隻覺的黃豆質量是真的好,“大娘,這些黃豆怎麼賣的啊?”
一聽有人問,大娘有些激動,也有些緊張,道:“姑娘,黃豆價格就是一斤八文錢。”
婦人沒敢要價,都是按照之前商販去他們那裡收的黃豆價格來賣的。
沈月瑤神色都一動,黃豆價格這麼便宜的嗎?
她剛來京城在内城各店都逛了一下,還有糧食店,價格普遍比地方的糧食貴。
就是黃豆,便宜的也要十五文錢一斤。
京城這邊賣豆腐的也不少,主要是京城達官勳貴人家也很喜歡吃豆腐。
一斤黃豆可以做三斤左右的豆腐,豆腐一般都賣二三十文一斤。
也就是說如果十五文錢一斤的話,相當于一斤豆腐成本五文錢,賣二三十文錢一斤,每天也能賺不少。
這裡沒想到直接就是八文錢。
看着眼前姑娘皺着眉頭的樣子,婦人有些緊張,“要是貴了,你給俺七文錢也行。”
“隻是俺這黃豆都是撿的又大又好的,本來留着要春季種黃豆,但小兒子要娶媳婦,對方要二兩銀子的彩禮,俺就想着将家裡的一些豆子花生玉米挑來賣一賣,攢點銀子。”
婦人不是那種壯實的體格,看起來有些瘦小,沈月瑤都沒法想她到底是怎麼背着背簍用扁擔挑着兩大筐的黃豆過來的。
“大娘,沒事,我就是問一問,你們住哪個村啊,沒見京城這邊的土地種黃豆。”
那婦人道:“俺們住綠楊村。”
看着眼前姑娘似乎不知道的樣子,她開口解釋道:“就是隔着這裡有二十裡地的樣子,從外城綠楊林翻過去兩座山就到了。”
這麼一說,沈月瑤就知道了。
不過這麼長的距離,至少要走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
“大娘,你該不會是半夜就往這邊走的吧?”
“是,是這樣,這幾天黃豆沒賣出去,俺一開始在外城那邊賣,後來聽人說這邊國子監考試,俺也不懂,但一位大姐告訴俺可以過來擺攤,或許有人買東西。”
沈月瑤都不敢想,這人竟然連續好幾天走那麼遠的路就為了将這些黃豆賣出去。
如果她沒有在柳河村待過,或許理解不了。
但在柳河村待過,也許就能理解了。
對她們來說,吃點苦多走一段路或許真的覺的沒什麼。
她們隻想着将東西賣出去,手裡就有銅錢了,或許一點銅錢對她們來說就很重要。
也許京城這邊内城外城有些地方看起來繁華,但也有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些村落,或許就跟婦人這樣。
沈月瑤又問了一些事,得知那邊路都是小路,都是一些中間商販去收她們種植的糧食。
壓價非常狠,再帶到店鋪來賣,中間能賺不少。
“他們去收你們種的黃豆,都是八文錢嗎?”
“就是那種很好的黃豆八文錢一斤,那種普通的就是五文錢一斤。”
一聽,沈月瑤心裡都狠狠揪了一下。
“那些糧食店的黃豆價格可不會這麼便宜,你們就沒想過去糧食店賣這些?”
“沒有熟人的話,人家不收,收的價格也就差不多,還會壓一壓。”
沈月瑤聽着便明白了,那些商販之所以敢如此,其實還是因為打通了一些關系,收糧食的商人跟商販可能都是一夥的。
不問沈月瑤都不知曉。
問了後,沈月瑤臉色都有些發白。
這一刻,她想自己開個糧食店。
她之前聽蘇雪衣說過,大燕朝有管控糧食價格,不允許價格太高。
所以一些糧食店就從源頭壓價嗎?
之前在北地那邊的時候,還沒這個樣子,也沒聽說這些。
當然也會壓價格,但價格壓的沒那麼厲害。
沈月瑤道:“我按照十五文錢一斤,将這些黃豆全買了。”
老婦人直接就驚呆了。
她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姑娘,俺剛剛說八文錢一斤,不是十五文錢,要是全買,便宜點也可以。”
至少她全賣出去,明天半夜就不用挑着扁擔過來了。
但婦人知道眼前這位姑娘是好人,她要買她的黃豆。
沈月瑤道:“我去店裡買,也是十五文錢一斤,我就按照市場價買,而且你的黃豆确實又大又好,值得這個價格。”
“多謝姑娘,多謝姑娘。”
老婦人眼眶都紅了,摸了一把眼淚,激動的連連說感謝的話。
她知道她這是碰到好人了。
老婦人沒帶稱,借了旁邊那擺攤的稱來稱。
用麻袋裝着稱,一共一百九十六斤的黃豆。
一共是兩千九百四十文錢。
沈月瑤給了她二兩銀子,然後九百四十文錢,這樣她回去拿着用也方便。
老婦人想抹去領頭,但沈月瑤沒讓。
老婦人就差給沈月瑤跪下了。
沈月瑤阻攔住她道:“以後若是還有黃豆的話,就可以去鹿林書院山下一處鹿林莊子找那裡狀元奶茶甜品店的管事,我會交代好,就會有人收。”
既然決定在奶茶店加上豆漿,自然要種植黃豆收一些黃豆。”
回頭其實也可以開一些豆類食品作坊,各種豆類産品都可以做出來。
包括臭豆腐豆腐乳都可以做出來。
沈月瑤買了黃豆後,其實可以放空間帶回去,但那樣太惹眼了。
“大娘,你先在這裡等一會,我回去叫輛馬車來将黃豆帶回去。”
那老婦人道:“姑娘,我有力氣,我幫你挑回去就行。”
沈月瑤堅持沒用,回去叫了輛馬車。
老婦人看着手裡的銀子和銅闆,小心的賽在懷裡。
她将稱還給旁邊一個老婦人道:“杜姐姐,謝謝你。”
“馬妹子,你這是客氣了,咱們出來做點小生意不容易,我住外城附近比你容易。”
“t我擺攤做生意這麼些年啊,沒見過跟剛剛那姑娘那樣的,你這是碰到好人了。”
老婦人點頭道:“嗯,我知道,我都有種不真實感。”
那個杜老婦人道:“她剛剛說的那什麼狀元奶茶店,我知道,現在可是最火的店了,看樣子,她可能就是那狀元店的東家來着。”
“是真的嗎?”
“要不她說回頭你有黃豆送去,她還會交代人收,說明她說了算,我瞧着該不會是傳言中的沈孺人吧。”
“沈孺人是誰啊?”
“我一個遠房親戚在勳貴人家做事,聽說沈孺人就是找到了高産量的糧食種子,就封為孺人了,我還聽說她用了莊子裡很多人做事,對下面的人都很好,所以說是好人……”
那杜老婦人說着感慨着。
馬老婦人擦了擦眼中的水光,她手裡有了銀子,可以幫小兒子娶媳婦,還有差不多一兩銀子,家裡可以喘口氣了。
待秋收後日子就好了。
她要記住沈孺人,以後若有機會一定要報答。
雖然她知道她隻是普通人,但她會記得這份恩情。
沈月瑤自然不知道這些,她回家趕了馬車過來裝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