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俊為人端嚴清亮,正色立朝,如今七十六之高齡,朝廷要因言定罪處死?
”
浙閩總督黃道周進京朝集,聽聞鄭三俊被定死罪,急的直叩宮門,求見太子。
太子對這位黃先生也是十分尊重,親自迎接入殿,還給他泡茶。
“先生先喝茶。
”
黃道周既是浙閩總督,也還是太子的東宮詹事府少詹事,兼太子少傅。
黃道周總督在外,卻也沒忘記自己兼職,經常與太子書信往來,太子對這位朝中名士也很敬重,兩人關系還是不錯的。
論起來,黃道周雖然僅比鄭三俊年輕十一歲,但卻算是鄭三俊的學生。
鄭三俊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黃道周是天啟二年進士,萬曆四十二年鄭三俊在福建做過提學使,黃道周那時參加鄉試。
那年黃道周三十歲,本來文拟第一,最後以違式列第五,鄭三俊深為惋惜,不僅讓黃道周為自己代寫《齒錄後序》,而且還拿出了一百五十兩銀子為黃道周的母親祝壽。
對于一個科舉新人來說,這可是莫大榮耀。
按晚明時的科舉風俗,舉人黃道周可稱提學鄭三俊為師。
相比起黃道周的仕途坎坷,鄭三俊的仕途要順暢的多,二十四歲中進士,從知縣做起,曆任南京禮部郎中、歸德知府、福建提學副使,天啟年間因反對閹黨專權,被奪職閑住,但很快在崇祯元年重新起用,任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再調入北京任刑部尚書,轉任吏部尚書。
黃道周自從得到東林大佬鄭三俊的賞識後,在天啟二年中進士,初任翰林院編修,但因與數次與崇祯沖突,仕途不暢,崇祯三年,因救錢龍錫,堅決請辭。
崇祯十年重新起用,升左谕德再升少詹事,可第二年就因反對楊嗣昌奪情,被崇祯降六級貶往江西,後來江西巡撫舉薦他可用,反而招緻黃道周被廷杖發配廣西,十四年崇祯将他召回,但他卻不願做官,回鄉著書講學。
黃道周的仕途其實與劉宗周非常像,兩人也是明末有名的大儒宗師。
池州南原鄭氏,也是明代有名的士族。
鄭三俊和鄭氏落的如此下場,黃道周如何能見死不救。
他急的滿嘴是泡,向年輕的皇太子數着鄭三俊出仕之後的種種政績官聲,說他當年如何反對閹黨,如何舉薦賢良等等,如今快八十歲了,也還兼着東宮師傅之職,現在因言獲罪,還要處死并牽連家族,這種事情怎麼能發生在紹天朝?
天啟年間魏閹當道的時候,這樣的事情都不會發生啊。
太子弘甲坐在那裡很平靜,事實上當他決定處死範遜、丁啟相時,他就知道将迎來一場風暴。
而他選擇直面迎接。
他的決定奏報天子,皇帝不僅同意,還加碼了。
不但誅丁氏叔侄,還要把鄭三俊、侯恂、侯方域等牽連進來,一共是十三名三品以上官員當斬。
這事情比太子預估的還要擴大。
皇帝遠在西北,但既然有了旨意,太子自當遵行,不過皇帝沒明發谕旨,而是在給太子的書信裡回複的,正式的處置,是讓太子這個留守監國攝政皇太子和留守朝廷正式出面。
朱弘甲發了監國令,處置涉案的一衆官吏學生。
這個案子最終是鄭三俊侯恂丁啟睿丁魁楚等十三名高級官員處斬,另外三百多名品官被奪職問罪,上千官吏、學生革除功名、除籍舉族被流放邊疆,牽連萬人。
監國令一下,朝野巨震。
無數求情書呈上,甚至國子監等諸多學校的學生也有許多人上書請願。
恰逢今年是鄉試之年,明年二月是會試,無數舉人雲集京師,這事又是因河南罷考事件而起,牽動了無數士子的心,紛紛參與。
鄭三俊不僅家世顯赫,而且南原鄭氏是名門望族,世代相傳,特别還是東林大佬,其在東林、複社等士紳中的地位那是遠超侯方域等四公子的。
就算在天下讀書人心中,這位也絕對是威望極高的老大人。
誰都想不到因為皇帝要遷士族填充京畿,最後導緻河南罷考事件,而鄭三俊侯恂等聲援河南讀書人,最終會落的如此下場。
可謂是步步出人意料。
可當監國令一出,還是讓有些本來想看熱鬧的都驚的目瞪口呆了。
甚至好多人都不敢相信,以為是謠言。
可當邸報、京報等官報也開始正式刊印了關于此次案件的詳細始末,甚至對鄭三俊等定性為結黨營私欺君犯上等罪後,有人慌了。
結黨營私欺君惘上,這個罪名最可怕處在于結黨,讓人想起黨争黨锢。
他們更怕的是被牽連到自己,引火燒身。
黃道周請求面見太子,直接為鄭三俊求情,他不是怕被牽連到自己,而是覺得這事不對。
朝廷這樣處置鄭三俊,豈不是因言獲罪?
黃道周說鄭三俊享有天下第一清品之譽,可朱弘甲卻隻是問,“科舉考試是國家掄才大典,何等重要之事,丁啟相範遜等因不肯奉旨移民,結果就以罷考威脅地方官員,地方官員不從,他們不僅自己罷考,還阻攔其它考生入場考試,甚至沖入考場,把應考考生的試卷撕了。
孤問先生,這事放在任何一朝,任何君王任何朝廷,隻怕都無法容忍吧?
曆來科場舞弊,一經發現都是重則處死輕則永不錄用甚至流放,這些人的行為可比舞弊惡劣無數倍。
鄭三俊既然是數朝元老,難道不懂這些,他還要為這些人發聲,甚至借機抨擊聖人定策,這隻怕不能簡單的用倚老賣老來解釋了吧?
況且,諸司會審,可是拿到了不少證據,鄭三俊與丁魁楚丁啟睿叔侄、侯恂侯方域父子等書信往來,攻擊朝政,怨憤聖人,可都是實打實的,還有河南發生了這麼嚴重的罷考事件,而那幾位被問罪的布政司參政、按察副使、提學參議、知府等有的是他學生,有的是他親戚·······”
“當年鄭三俊做刑部尚書時,戶部尚書侯恂坐屯豆事下獄,鄭三俊因其是東林同黨,三次皆議其輕罪,又有工部錢局官員,監守自盜,也因其是東林,鄭三俊亦拟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