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親自質問,賈政幫腔,這在賈府一些人看來已經是地動山搖的态勢,但賈環絕不會認輸!
其實,從賈母親自質問就可以看出賈環剛才“嘴炮”的成果。
否則,此刻就該是王熙鳳或者鴛鴦來質問他。
那他會被動得多。
賈環根本不在意賈政的“請家法清理門戶”威脅,向賈母行禮道:“老祖宗,我還有話說!
”
說着,略微頓一頓,不待賈母思索好反對的理由,也不去看她厭惡的表情,而是轉身面向賈政,“父親,我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
父親可是聖人門徒?
”
賈政冷哼一聲,不回答賈環。
意思就是了。
他自幼好讀書。
讀的是四書五經,行的是儒家禮儀,如何不是聖人門徒?
賈政好涵養,但賈環的表态在花廳的某些人看來卻是“負隅頑抗”,梗着脖子不認錯,讓人越發的厭惡他。
王熙鳳勝券在握,冷冷的譏笑道:“環哥兒,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認錯吧!
懇求老祖宗、二老爺從輕發落是正經。
你在這裡….”
王熙鳳的嘴皮子功夫很厲害,後面還有一套詞兒要給賈環挖坑設套。
參看紅樓書中王熙鳳的表現就可知道,嬉笑怒罵自成一體,頗具水平。
但是,賈環對王熙鳳可不像對賈政這樣客氣,噓着眼,粗暴的打斷道:“讀書人的事情,你懂幾個問題?
”說完,賈環一副“閣下目不識丁,不足與高士共語”的神情轉過臉面向賈政。
又是這一句!
王熙鳳給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恨不得将手裡的茶杯砸在賈環的臉上。
讀書人了不起啊?
我今天不讓你好看,我把名字倒過來寫!
王熙鳳給賈環直白的鄙視,硬生生的頂回去。
接下來,偏廳中便沒有人興起打斷賈環和賈政對話的念頭。
且聽環哥兒說完吧!
看他能抵賴到什麼時候?
賈環面向賈政,繼續道:“聖人如何評價詩經?
”
賈政不答。
他作為父親,當然不會回答賈環接近考校意思的問題。
但他到底是儒家門徒,賈環在和他說聖人語,以他謙恭厚道的性格還不至于立即翻臉。
賈環根本就是自問自答,不等賈政回答,自己朗聲道:“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白話文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感情純正。
”
當然,文藝理論對“思無邪”這個還有更多解釋和讨論。
因為詩經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孔子的評論,文學理論界當然會重點解讀。
賈環把孔子的話都搬出來,賈政當然不能說錯。
賈環接着氣勢一漲,開啟“嘴炮”模式,連續不斷的道:“兒子敢問父親,我的小說裡面男子思慕女子,有沒有超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一句的?
”
“禮物饋贈,有沒有超過‘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一句的?
”
“男女感情,有沒有超過‘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這一句的?
”
“女子幽怨,有沒有超過‘青青子吟,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這一句的?
”
“有沒有超過‘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這一句的?
”
“男女肌膚相親的描寫,有沒有超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一句的?
”(賈環的意思是這一句可以理解為:孔夫子都覺得男女牽個手是合情合理的。
)
賈環大量的引用詩經中的原文,又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句反問。
旗幟鮮明,邏輯清晰;層層推進,氣勢高漲;理直氣壯,擲地有聲!
有沒有?
有沒有?
王熙鳳、鴛鴦、王夫人等人早就已經聽不懂賈環在說什麼。
侍書、翠墨等幾個丫鬟心裡都感覺“三爺說得好有道理”。
用網文的話說:逼格好高!
而寶、黛、钗、史、纨、探等人則是連連點頭,互相以目視。
賈環的“道理”說的非常好。
不過,這樣的場合,她們肯定是不能出聲表态,以至于卷進去。
面對賈環的“質問”,賈政躊躇的沉吟起來。
他剛剛隻是粗略的翻了翻賈環寫的小說。
現在回憶,貌似還真沒有“過頭”的描寫。
這是肯定的!
倩女幽魂是以愛情取勝的故事,又不是金瓶梅那樣的黃-文。
賈環當然沒有寫“牽手以下”的内容。
所以質問起來,義正辭嚴,正氣凜然!
見賈政還在猶豫,賈環“催促”道:“父親,聖人說:君子坦蕩蕩。
又說,吾一日三省吾身。
朱子注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這都是出自四書五經的原話。
中心意思是:有錯就改還是好同志。
賈政禁不住歎了口氣,“罷了。
你這本書并沒有逾越過詩經的地方!
”
詩經的句子雖然有些晦澀難懂,但是在座的都是人精。
誰都知道賈政這個表态實際上收回了剛才對賈環小說的結論,承認錯誤。
這意味着什麼?
賈環沒有錯!
“嚯…”偏廳中響起一陣嘩然聲。
賈母、王夫人、薛姨媽都是面無表情。
心情不問可知,都知道是尴尬至極!
竟然是輕信了王熙鳳挑唆的話,錯怪了賈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