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奮鬥在紅樓

第九百八十九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 下

奮鬥在紅樓 潇騰 3252 2023-04-12 01:01

  永興十一年,七夕剛過,便是早秋。
京城西郊的群山,正染着金黃色的秋意,參差不齊。

  賈環和聞道書院院長羅向陽,帶着弟子公孫傑、甯熾,約二三好友,在京西踏山回來。
遙憶當年,一幫同學科舉前來此踏青,漫談古今。
夜裡,群星璀璨,山風呼嘯。

  “公孫師兄啊…”回程的馬車中,羅向陽輕輕的拍拍公孫傑的肩膀,一時感慨難言。

  十一年前的那天,大師兄是有機會走的。
賈環特意派了易俊傑來書院通知。
但他沒走。
若是,大師兄還在,他們一起飲酒,談詩,論經義,何其的惬意!

  公孫傑眼睛微紅,難以自持。

  賈環,許英朗,喬如松,衛陽都是輕歎着氣。

  傍晚時分,馬車抵達東莊鎮。
賈環的長随錢槐在此等候多時,“三爺,奶奶們派花姨娘送書信來京。

  賈環驚喜的道:“書信在哪裡?

  …

  …

  晚間時分,無憂堂的正房裡,賈環在燈下讀着妻妾們寫來的書信,思念驟然而起。

  襲人在賈環身旁守着,眼眸落在賈環身上,藏着無限的溫柔。
她剪着燈花,給賈環添茶或披着外衫。
初秋的夜晚有些冷。
細緻,體貼。

  賈環讀完襲人帶來的六封家信,擡頭,輕輕的抱她一下,溫聲道:“襲人,給我磨墨。

  林妹妹的病已經痊愈。
但,他每次都在家書中叮囑,切不可匆忙啟程來京,一定要等到大好時。
而及至初秋,寶姐姐來信說,她們将要分批啟程。

  這令他非常的高興。

  “嗯。
”襲人三十七歲,穿着粉色的對襟褂子,成熟的女子,柔順的應一聲,挽起衣袖,在硯中研磨着墨錠。

  賈環提筆,在素白的紙上,寫着他此刻對妻妾們的思念。

  故園歸飛杜鵑鳥,春來天地盡竊窕。
思與卿卿重相見,執手相看魂欲銷。

  春水迢迢向故園,日日思親不見親。
寄語杜鵑莫悲啼,如此愁絕不堪聽。

  …

  …

  大江茫茫,宛若長龍。
秋雨之中,江天一線。
一艘精美的樓船,剛過揚州,沿運河前行。

  自永興年間,大學士齊馳改漕運為海運,南北貨運大都走海路。
由華亭,泉州,廣州等港口裝運,至天津。
京杭大運河上,沒了官方漕船,反倒通暢許多。

  雨聲叮咚的敲窗。
莺兒打起門簾,寶钗自外頭進來。
就見黛玉正在讀書。
笑着道:“颦兒,讀的是何書?
落兒呢?

  “嗳,姐姐來了。
落兒暈船,在後面的船艙裡休息。
”黛玉起身迎着寶钗,讓座,令紫鵑倒茶,輕笑着,細聲道:“都是舊日相公寫的消遣小說。

  睹物思人。

  寶钗親昵的摟着黛玉的肩膀,笑道:“船晃動着,讀書對眼睛不好。
随我去聽薇薇和玉華唱曲子。
相公寄來那兩首詞外,還填了一首他愛的那些怪異的歌曲。

  少頃,樓船的一間船艙中響起兩道美妙的歌聲:甯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心裡頭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臉。
我可以假裝看不見,也可以偷偷的想念。

  以林千薇和石玉華的音樂功底,賈環隻寫個簡譜和歌詞,就能唱出韻味來。

  …

  

  …

  晚秋的清晨,白露為霜。

  九月二十日的上午九時許,一支由二十多倆馬車組成的車隊,自通州碼頭平穩的去向京城。
五百名精銳的騎兵,護衛着車隊。
這引得沿途的民衆觀望,打聽。

  很快,就有消息靈通的人認出來:這是當今帝師賈環的車隊。
難怪有如此聲勢。

  但,真實的原因,不是賈環出行排場大。
而是,他自金陵搬家到京師,妻妾,子女,仆人們,外加各種用度,器皿。
二十多倆馬車并不誇張。

  他的妻妾們和子女,分兩批抵達。
韻兒,詩詩,晴雯,如意,香菱她們早在八月中就抵達。
可卿随行。
寶姐姐和林妹妹,薇薇,玉華她們帶着子女,于今日到達。

  車隊正中,精美的馬車中,賈環和寶钗,黛玉,薇薇,玉華叙說的這七個月以來的别離之情。

  寶钗穿着一襲蜜合色棉襖,端莊娴雅,時間仿佛鐘愛她,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國色天資。
黛玉穿着一件白底繡花的棉襖,如花似玉。
薇薇穿着玉色的對襟褂子,身姿高挑。
玉華則是青色的大襖,妩媚純淨。

  看着這一張張熟悉的容顔,賈環心中的情緒升騰這,輕握着寶钗,黛玉的手,“記取年時,頭白成雙唱舊詞。
莫言秋晚,五日小春黃菊綻。
寶姐姐,林妹妹,我又食言了。

  十二年前,雍治二十年冬,他從西域征戰歸來,對妻子們說:自此再不分離。
然而,今年二月,他不得不急速上京。
分别七個月,或許并不算長。

  但,這期間黛玉生病月餘,令他牽腸挂肚,輾轉難眠。
唯恐出事。
今日再見,歡喜難言。

  寶钗娴雅的一笑,輕輕的搖頭。
手掌緊握。
她都沒想到賈環今日回來通州碼頭接她們。

  黛玉促狹的一笑,秋水般的美眸落在賈環臉龐上,道:“環哥既然有愧意,可曾想好怎麼哄我們?

  又輕笑道:“落兒,可有什麼願望要你爹爹幫你實現的?
不許說吃抹茶味的冰激淩。

  賈環的孩子們都沒有留在馬車中,隻有黛玉的女兒落兒在。
十歲的小姑娘,亭亭玉立,繼承着黛玉的美貌,賈環很寵她。

  賈落兒感覺仿佛是第一次來京城,掀起車簾一角,看着京中繁華的街市。
這時聽着自己的母親的話,扭頭笑道:“娘,你不是在來的路上說,要罰爹爹再寫幾本小說嗎?

  這對答,令林千薇和石玉華噗嗤笑出聲來。
賈環哈哈一笑。
車廂中,氣氛輕快。

  …

  …

  雍治十五年,暮春之際,湘雲見柳絮飄飛,偶得小令。
桃花社衆人拟柳絮詞。

  其中,寶玉有一句:莺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然而,大觀園裡的金钗們,不會再做此歎。

  永興十一年秋,寶钗,黛玉抵達京中。
晚秋之時,秋菊綻放。
桃花社社主林黛玉,于十月初十宴請諸位姐妹齊聚大觀園藕香榭中,賞秋菊開詩社。

  迎,探,惜三春在京中,湘雲,薛寶琴等亦在。
邢蚰煙亦随丈夫許英朗在京中。
李绮為甄寶玉之妻,在京中。
南書房裁撤,甄寶玉為鴻胪寺少卿。

  李紋是金陵人羅華之妻,羅華此時亦在京中。

  這一日,諸芳齊聚大觀園。
談論着二十年前的舊事,俱是感慨難言。
丫鬟們環侍,清冷了許多年的大觀園又熱鬧起來。
寶玉,妙玉送來賀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