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事,真是一波三折!
吐蕃商賈被人擡着去了暖閣……
這家夥實在太興奮,自己把自己弄的抽了過去。
……
李雲再次回到高台,對着全場拱了拱手,語帶歉意道:“方才之事,有勞擔待,本王實在沒有想到會是如此,值得慶祝的是我多了一位結義兄弟。
”
結義而已,多大點事?
大家誰不知道你出身民間,向來對于皇家禮儀一竅不通。
交易大院幾百号人毫不稀奇,隻是紛紛叫喊道:“我等恭喜趙王,但您不可再拖也,三樣寶物才開始第一樣,二十份秘方還剩十九份,時間不等人,還請速速拍!
”
“好啊!
”
李雲哈哈一笑,心裡卻鄙夷一聲,暗暗道:“他媽的,這還真是上趕着找死,送錢送成收割,我從沒見過這麼可愛的韭菜。
”
話不多說,競拍再次開始!
令人感覺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幕竟然真被那個吐蕃商賈猜中了。
由于大家采用慢慢加價的方式競争,不知不覺竟把價格推到了高位。
等到十九份秘方拍完,赫然發現每份高達三十萬貫。
這個時代其實并沒有這麼多銅錢,很多競拍得手的買家都是采用貨物抵充,
比如西域小宛過的君主,付款的方式是十箱子瑪瑙,樓蘭國的君主比較土豪,直接砸出了三箱黃金,大月氏比較窮,跟李雲約定付款之物乃是二十車錦毯,遼東三國各自也買了一份,基本都是用貂皮人參結算款項。
這些貨物如果在大唐慢慢售賣,李雲最後的收益肯定不止三十萬貫一份秘方,他有交易中心在手,對于這種好事自然不會推辭。
二十份石炭秘方,一份被吐蕃商賈所得,西域三十六國買了十二份,遼東三國各自一份,剩下四份被大唐五姓七望全部吞下。
其實已經不是五姓七望,應該說是四姓六望,因為範陽盧氏已經沒了,整個家族嫡脈全部為國而死。
但是盧氏畢竟還存在苗裔,滿門又是為了大唐而死,故而雖然門庭衰落,但是誰也不敢明面上把盧氏剔除世家行列。
依舊用五姓七望做統稱。
五姓七望雖然是頂級豪門,但是付款三十萬貫也有些壓力,李雲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要求世家買的四份秘方全部支付糧食。
這個要求有點過分,世家明顯不想同意。
自古有雲,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在古代有錢不叫有錢,有糧食才是真正的有錢。
他們想用絲帛或者絹付款,但是李雲要絲帛有個屁用?
雙方為了此事不斷争吵,最後惹得李雲毛了,忽然裝作發瘋,怒氣沖沖道:“老子好言相勸,你們偏偏不聽,他媽的,李崇義何在,程處默何在,快把為師的錘子拿過來,今天我教教他們什麼叫以德服人,幹,先殺一個皿流成河,再殺一個皿流漂杵,哇哈哈,我要從南殺到北,再從白天殺到黑,啊哈哈哈,世家狗賊……”
這還唱起來了!
世家頓時認慫!
神經病惹不起啊!
雖然都知道李雲很可能是在僞裝,但是人家父親确實有這方面的隐疾,李雲一口一個我也可能發瘋,看起來還真的有點不像正常人。
正常人哪有說自己是瘋子的?
畢竟他現在已經是王爵了啊,沒人會這麼污蔑自己的名聲。
于是很快談妥,雙方做了約定,四份秘方作價一百二十萬貫,全部折算成糧食付給李雲。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
唐初糧價較高,一般鬥米百錢,十鬥為一石,一石糧食差不多是一貫錢。
也就是說五姓七望要給李雲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這足夠範陽城百姓吃上四五年。
就算拿出來接濟整個河北道,一百二十萬石也能支撐六七個月,而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明年的秋收……
……
二十份秘方售賣一空,然而衆人還在眼巴巴看着,忽然有人按耐不住,急急吼吼道:“趙王殿下,趕緊拍賣第二樣寶物啊,我們早已經知道了,您想要賣的是造鹽秘方,我們江南不需要取暖,留着錢财等着買您的造鹽秘方呐,有了這份秘方,我們孫氏也能造鹽,啊哈哈,咦,你們為什麼眼神怪怪的看着我……”
這貨沒能繼續說完,直接被人給打了出去。
出手赫然是兩個大唐國公,甚至還有世家的文臣,大唐高層兩派這還是首次達成一緻,邊打人邊罵道:“憑你們江南孫氏也想沾染鹽業?
等什麼時候達到鐘鳴鼎食再說吧……”
一頓爆揍之後,國公和世家文臣目光霍霍,威逼全場問道:“還有哪個要買造鹽秘方的?
”
其實世上沒有絕對的規矩。
哪怕李雲不斷重複他的規矩多麼嚴格,但是有些規矩不是他自己能立起來的。
比如這個造鹽秘方,他确實可以按照規矩拍賣,但是,敢買的不多。
無論李世民還是世家,又或者大唐的國公和勳貴,今天都達成了一個默契。
這些人不會破壞李雲的規矩,他們也不會去阻攔李雲拍賣秘方,但是,他們能阻攔别人買……
鹽業這玩意,不是小型世家可以指染的。
其實李雲早就猜到這一幕,李世民在暖閣賣秘方就是他的主意,現在在高台拿出來故作拍賣姿态,無非是借着機會把鹽業之事宣傳一波。
于是,第二樣拍賣物就這麼結束了。
此時已經是傍晚,天色漸漸有些黯了,然而風雪依舊沒停,紛紛揚揚不斷落下,交易大院不斷有小厮穿梭,把幾百個爐子填滿了石炭,火光熊熊噴濺,烤的滿院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