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曆史的拐點

文景之治

曆史的拐點 歐陽悟道 1120 2024-01-31 01:13

  文景,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文帝名叫劉恒,是劉邦的兒子,在位23年(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景帝名叫劉啟,是文帝的兒子,在位16年(公元前156~公元前141年)。文景統治的40年,在曆史上被稱為“文景之治”。

  文景時期是西漢社會經濟向前發展較快的時期。這個局面的出現,是在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秦王朝,打擊了地主階級統治之後造成的。漢初以來恢複和發展生産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就是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才有可能提出并且收到一定效果。

  西漢建立後,社會經濟一片凋敝。史書記載,老百姓無法在田地上生産,到處是饑荒,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那時,連皇帝都弄不到四匹一樣顔色的馬來拉車子,将相有的隻能坐牛車。面對這種形勢,恢複和發展封建經濟成了鞏固地主階級統治的當務之急。由于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是封建統治的基礎,所以劉邦當政以來采取休養生息政策,實際上就是穩定小農經濟、以鞏固封建統治的政策。文景兩代,大力推行這一政策,因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

  文帝曾經下诏說:“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意思是說,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治理國家沒有比它更重要的了。為了發展農業生産,他采取的辦法,首先是減輕田租,有時把原來的十五稅一,改成“三十而稅一”,有時甚至“除民田之租稅”,即免收田租。景帝時還把田租“三十稅一”正式定為制度。人頭稅也有所減輕。漢代人頭稅稱為算賦,民年15歲到56歲,每人每年交納120錢。文帝時曾減為40錢,徭役也有所減輕。文帝時把原為一年服役一個月的辦法,改為“三年而一事”。文帝對役使民力也比較慎重。有一次,他想蓋一所露台,招來工匠估算,要花費黃金100斤,約等于中等人家10家的家産。文帝覺得費用太重,就把這項營建的計劃取消了。文景時還一再下令,讓居住在長安的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國,以免“戍卒給輸費苦”。這就是所謂“輕徭薄賦”。與此同時,在刑罰方面有所減輕。文帝時,作了兩點改變:一是廢除連坐收孥法,即對犯罪人的全家老小不再一同治罪,對犯罪人的妻子不再罰做奴婢;二是廢除肉刑,即當黥(在臉上刺字)者改為城旦舂(男子修城,女子舂米),當劓(割去鼻子)者笞(杖打)三百,當斬左趾者笞五百。景帝時又減輕了笞刑。這就是所謂的“刑罰大省”。

  文帝和景帝的政策調整了生産關系,使之适應生産力的發展。對當時封建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

  經過勞動人民幾十年的辛勤勞動,到景帝末和武帝初,社會和國家都已比較富庶。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财。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霹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